这篇文档是北京市楼梓庄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基于新人教版教材。试题旨在检验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光学、声学、热学和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1. 光的折射:题目中提到了光的折射现象,这是光学中的基本概念,指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例如,题目中问到的图1中,水面上“折断”的筷子其实是光线在水和空气之间折射导致的视觉错觉。
2. 物态变化: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题目中的图2展示了这一过程。比如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冰直接升华成水蒸气,而春天冰雪消融则是冰熔化成水。
3.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实验中,用音叉和小球是为了放大音叉的微小振动,便于观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事实。选项中提到的不是为了延长振动时间、阻止振动或形成回声。
4. 控制噪声:防止噪声干扰的有效措施是B选项,在教室周围植树,利用树木吸收和阻挡噪声,而不是在教室内保持绝对安静、学生戴耳罩或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5. 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音调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音色则取决于声源的特性,即使音调相同,音色也可能不同。
6. 光污染:光污染主要源于光滑表面(如玻璃)对光的镜面反射,造成炫目或干扰。
7. 凸透镜成像: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距在f到2f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小于f时,无法在光屏上成实像。
8. 密度的概念:实心铜块的密度是不变的,与形状和体积无关,因此A选项正确。
9. 冰熔化成水:冰变为水,质量不变,但体积减小,因此密度增大。
10. 凸透镜的像:当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如果原来的实像是在2f之外形成的,那么现在光屏上会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11. 步行速度:正常步行速度大约在1m/s左右,因此B选项正确。
12.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小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红,说明小明在同样距离下用时更短,但并不意味着任何时间点小明都比小红快。
13. 路程与时间关系:图5所示,2s~5s内,小车的路程随时间均匀增加,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5s~8s内,路程增加速度加快,小车做加速运动;0~5s内,小车平均速度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不等于即时速度。
14. 浮力与密度:实心铅块、铁块和铝块质量相等但密度不同,由于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量,因此三个杯子里装水的多少取决于物体密度,密度越大,排开水的体积越小,因此装有铅的杯子中的水最少。
这份试题涵盖了多个物理知识点,旨在检查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定律和现象的理解与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