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历史时期与文化:题目涉及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多个时期,如唐朝、宋朝、明朝等。杜甫的诗反映了唐朝的繁荣,提到了"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表明唐朝农业的兴盛。同时,试题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如董仲舒、唐太宗,以及历史事件如"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深入探讨。
2. 历史事件与思想流派: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策略,反映了当时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其中的“一强”指的是秦国。同时,试题中提到的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的主张,揭示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
3. 教育与文化传承:董子(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汉代乃至整个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学因此成为了官方意识形态。而扬州正谊书院中董子圣像的落成,展示了儒学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4. 封建制度与帝王政策:周平王、周武王、秦始皇、汉武帝等帝王在历史上的统治措施,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理念和文化政策。
5. 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试题中提到的"苏湖熟,天下足",是南宋时期江南地区农业发达的写照,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另外,大运河的地理位置和作用,杭州作为运河终点的经济意义,都体现了宋代经济的发展特点。
6. 科技创新与文化交流: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和行省制度等,是宋元时期的科技与政治创新。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则推动了知识的传播与普及。
7. 民族关系与文化交流:鲜卑族与汉族的交融,如元宏推行汉语,反映了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趋势。
8. 城市选择与经济发展:两宋都城开封和杭州的选址,与大运河的交通优势密切相关,显示了经济因素在城市选择中的重要性。
9. 历史评价与史实:唐太宗李世民的统治被誉为"贞观之治",而非"开元盛世",后者对应的是唐玄宗的统治时期。
10. 金融货币史: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时期的"交子",源于四川地区。
11. 边疆治理与民族政策:元朝对西藏的管理由宣政院负责,对新疆的管辖则体现在设置驿站等措施上,而非安西都护府,那是唐朝时期对西域的管理机构。
12. 思想演变与社会变迁: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再到明清时期的批判,以及现代的反思。
13. 禁毒与国家治理:虎门销烟是林则徐领导的反鸦片斗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体现了国家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历史时期的划分、主要人物与事件、思想流派、经济变迁、教育文化、政治制度、科技发明、民族融合、货币发展、边疆治理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历史学习的多元性和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