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特征包括生长、繁殖、新陈代谢、遗传变异、应激性等。在题目中,问题2提到“生物都能生长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而选项A、B、D并不是所有生物都具备的特征。
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必须适应其生存环境,如问题5中,鱼离开水会死亡,这说明生物依赖环境(D)。问题6描述了温度(C)对鸭子生活的影响,是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3. 生态系统与食物链: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如问题9中的农田、草地和生物圈。问题7考察食物链,其中D选项中,草、蝗虫、山雀、雀鹰构成的食物链是正确的,其他选项中存在错误,如B选项中,狐狸不会捕食小虾。
4. 生物间的相互关系:问题8提到了竞争关系,水稻和杂草之间争夺养分和空间,是典型的竞争关系(A)。而B选项是捕食关系,C选项是寄生关系,D选项中蚂蚁和蚱蜢可能没有直接的竞争关系。
5. 生态系统的组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常是绿色植物,如问题10中的草(A),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B、C、D选项中的生物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
6.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问题11中,A植物可能分布在干旱地(A),因为它的形态可能适合在缺水环境中生存。
7. 生物的应激性:问题12中,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合拢,体现了生物的应激性(B),即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8.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问题14中,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农作物(B),而不是农民、耕地或耕牛。问题17中,各种菌类在生态系统中作为分解者(D),分解有机物。
9. 温度对生物分布的影响:问题14中,高山植物分布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温度(C)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10. 生物对环境影响的体现:问题1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描述了生物(蚂蚁)对环境(堤坝)的影响(B)。
11.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问题16中,干旱导致农作物死苗,影响因素是水分(A)的缺乏。
12.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食物链中,能量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问题16中,菌类通常作为分解者,分解死亡的生物体,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供给生产者利用。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生物学的基础概念,包括生物的特征、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生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学习这些知识有助于理解生物世界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