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一、 OSI/RM 模型
整个通信网络的任务, 可以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区块, 即所谓的层级。 各层之间相对独立,
第 N 层向 N+1 层提供服务,同一结点内相邻层通过接口通信,不同结点的同等层按照本层
协议通信,完成一个特定任务需要各层的众多协议协同工作。
OSI/RM 即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简称 OSI。OSI 将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 7 个层次,
各层功能如下:
第 7 层 应用层: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应用层
协议的代表包括: Telnet、FTP、 HTTP、 SNMP 等。
第 6 层 表示层:表示层对上层数据或信息进行变换以保证一个主机应用层信息可以被
另一个主机的应用程序理解。表示层的数据转换包括数据的加密、压缩、格式转换等。
第 5 层 会话层:会话层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即负责建立、管理、终止进程之间
的会话。会话层还利用在数据中插入校验点来实现数据的同步。
第 4 层 传输层:传输层是第一个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传输层负责将上层数
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 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传输。 此外, 传输层还要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
和流量控制问题。这一层的数据叫段。传输层协议的代表包括: TCP 、UDP、SPX 等。
第 3 层 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对子网间的数据包进行路由选择。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
控制、 网际互连等功能。 这一层的数据叫包。 网络层协议的代表包括: IP、IPX 、RIP、OSPF
等。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第 2 层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该层的作用
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分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这一层的数据叫帧。数
据链路层协议的代表包括: SDLC、HDLC 、PPP、STP、帧中继等。网卡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第 1 层 物理层: 物理层规定了激活、 维持、 关闭通信端点之间的机械特性、 电气特性、
功能特性以及过程特性。 该层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体。 这一层的数据叫
比特流。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规范代表包括: EIA/TIA RS-232、EIA/TIA RS-449、 V.35、
RJ-45 等。
在 OSI 层结构中,上三层面向信息处理,用来控制软件,总称应用层;下四层面向通
信,用来管理硬件,总称数据流层。数据发送时,从第七层传到第一层,每层都会加上适当
的控制信息, 到最底层成为由 “0”或“1”组成的比特流, 然后转换为电信号通过物理介质传输
到接收方,接收方向上逐层剥去发送方相应层加上的控制信息,最后到达接收进程。
二、互联网概念
(一)广域网
广域网 (WAN) 与实现特定功能有关, 由多个城域网、 局域网及单机连接而成。 一个广域
网只实现一种特定功能,比如 Internet 是实现全球综合信息共享的。广域网通信的传输介质
由电信部门提供。广域网最多涉及 OSI 参考模型的底下三层。
(二)互联网
互联网即指 Internet,是全球最大的综合信息共享式广域网,是多个城域网、局域网及
单机连在一起,按照 TCP/IP 或其兼容协议相互通信的国际计算机网络,它可以是全球计算
机的互联,当你接入互联网时,你的计算机就是互联网的一部分。 Internet 通信的传输介质
由电信部门提供,我国有 4 个互联网经营单位:中国电信 (经营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吉
评论0
最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