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体系结构的发展之路
并行计算机的定义指的是在单个系统中,多个处理单元同时执行指令,以提高计算效率和处理能力。这种体系结构的出现源于对计算能力的不断追求,特别是在科学与工程计算领域,对计算速度的需求始终无法满足。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处理器、存储器、网络互连技术的进步,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经历了显著的演变和发展。
Flynn分类法是早期对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进行划分的一种方法,主要分为SIMD(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单指令多数据流)和MIMD(Multip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多指令多数据流)两大类。SIMD系统中,所有处理器执行相同的指令,但处理不同的数据,而MIMD系统则允许每个处理器执行不同的指令。然而,Flynn分类法不能完全涵盖所有并行计算机的复杂性,因此有了进一步的扩展。
基于内存的物理分布、逻辑映射和读取方式,MIMD系统被细分为共享内存、虚拟/分布式共享内存和分布式内存三类。共享内存系统(如UMA/SMP,Uniform Memory Access/对称多处理器)具有单一的全局地址空间,所有处理器可以直接访问。虚拟/分布式共享内存系统通过网络将物理分散的内存逻辑上表现为共享,而分布式内存系统中,每个处理器都有自己的独立内存,通信主要通过消息传递。
分布式内存系统进一步分为大规模并行处理(MPP)、Beowulf集群和SMP集群。MPP系统通常使用定制硬件和软件,适合紧密耦合的计算任务。Beowulf集群则采用商业现成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提供高性价比的并行计算解决方案。SMP集群是由SMP系统组成的,每个节点都是一个独立的SMP系统,可以支持混合编程模式,如MPI+OpenMP。
并行体系结构的发展历程始于60年代的共享存储多处理器,例如IBM System 360。随后,Illiac IV计划推动了并行计算的研究,尽管最终实现的系统规模较小。70年代,虚拟存储、缓存技术的引入,以及半导体存储器的普及,如CDC 7600,极大地改变了计算机架构。而Cray 1的发布标志着向量处理成为高性能计算的主流。
进入90年代及21世纪,随着多核处理器和GPU的出现,以及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兴起,分布式并行计算变得更加重要。现代并行体系结构往往结合了多种技术,如多核CPU、GPU加速器、FPGA和ASIC,以及高速网络互连,以应对日益复杂的计算需求和数据密集型应用。
未来,随着量子计算和神经形态计算等新技术的崛起,预计并行体系结构将进一步发展,以适应更高效、低功耗和智能的计算环境。同时,编程模型和工具也将变得更加灵活和易于使用,以帮助开发者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并行计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