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是现代工业设备管理和维修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基于现代科技手段,如振动和位置监测、温度监测、油品监测以及工艺过程量监测,对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或定期监控,以预防设备故障,确保生产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这种技术的引入源于生产力提升和设备复杂性的增加,传统的人工判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在化工、石化、电力等行业,设备状态监测技术首先被应用到关键设备,如乙烯装置的三机、化肥装置的五机和炼油厂的三机等大型回转机械。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对生产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实时监控其运行状态,预防可能出现的故障。
传统的状态监测系统分为在线监测与保护系统(如Bently3300、ENTEK6600)和离线采集分析系统(如DataPAC1500)。然而,这些系统各自存在局限性,于是发展出一种过渡阶段的系统,结合在线采集模块,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存储和联网分析。随着技术进步,状态监测系统正朝着模块化、基于工业总线的方向发展,集实时监测、保护、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
设备维修经历了事后维修、定期维修和预知维修三个阶段。事后维修简单但可能导致意外停机和高昂的维修成本;定期维修减少了意外停机,但可能造成过剩维修;预知维修通过状态监测来确定设备健康状态,能有效降低非计划停机和维修成本,但需要初期投资和培训。
集成条件监测(ICM)是设备检修体制的重要改革,它依赖于设备监测和状况评估,为维修部门提供运行及维修建议,同时帮助运行部门调整生产计划。ICM的核心是故障诊断技术,它将设备维护从定期转变为根据设备状态进行,提高了设备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维修工作,降低了备件库存,并且可以通过精确的故障定位简化维修流程。
为了实施有效的状态监测,需要了解设备的制造、安装、设计运行状态以及常见故障模式,选择合适的监测技术,如振动测试技术中的电涡流传感器,它们能非接触式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此外,硬件测试技术和软件分析技术也是不可或缺的,包括数据采集、管理、多维报警和高级分析功能。通过这些综合手段,可以实时了解设备运行状况,预测变化趋势,定位故障部位,以及评估维修效果,从而实现设备的高效管理和维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