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系统是现代科技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重要产物,主要用于预防和应对各类安全风险,如入侵、盗窃、抢劫等。在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中,安全防范系统(SPS)被定义为一种以公共安全为目标,综合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技术构成的系统,包括了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等多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可以独立运作,也可以通过安全管理系统(SMS)进行整合,实现联动和集中管理。
入侵报警系统(IAS)是安全防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传感器和电子信息技术来检测非法进入或尝试非法进入的活动。这类系统涵盖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报警系统,如防盗报警系统、周界防范报警系统和家庭防盗报警系统等。系统中的关键概念包括防护对象(需要保护的目标)、防护区(公众可出入的区域)、禁区(未经授权不得进入的区域)、盲区(系统无法监控的区域)、防区(报警主机的单一输入通道)和周界(需要防护的边界)。
安全管理系统通过集成不同的子系统,实现对各个子系统的联动控制和管理。例如,当入侵报警系统被触发时,可以联动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记录现场情况,同时启动出入口控制系统,限制人员进出。此外,系统还包括布防和撤防功能,布防使系统进入警戒状态,撤防则解除警戒。
报警探测装置是入侵报警系统的核心,通常被称为前端设备。它们负责将被保护区域划分为防区,每个防区连接有相应的报警探测器,如红外探测器、微波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等。周边配套设备包括安装支架、电源、总线输入模块、信号放大器等,确保探测器的正常运行和信号的有效传输。
传输系统是报警信号从探测器到报警控制主机的通道。有线传输适用于近距离通信,而微波、光纤和电话线传输则用于更远距离的信号传输。无线传输则使用特定的无线电频率,如36MHz频段的指定频率。
报警控制主机接收、处理和响应传输系统送来的报警信号,可以进行布防、撤防、编程和存储报警事件。输出执行设备如警灯、警号、打印机和联动设备等则会响应报警信号,进行声光警示、记录事件和执行联动操作。
探测器是报警系统的眼睛,它由传感器和前置信号处理部分组成,能检测到入侵者的移动或动作。探测器的类型多样,包括被动红外、主动红外、微波、振动感应器等,每种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
安全防范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体系,它涵盖了从风险识别到风险应对的全过程,旨在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保障公共安全和个人财产的安全。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安全防范系统正朝着更加智能化、集成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强大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