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绩效管理之发展》的主题聚焦于图书馆的绩效管理和评估,这是图书馆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绩效管理旨在确保图书馆能够高效、有效地实现其目标,同时不断优化服务质量和读者满意度。
绩效管理涉及多个方面,首先是对图书馆内外环境进行情境分析和环境扫描,了解当前图书馆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挑战。接下来,通过标杆学习确定最佳实践,明确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和组织的独特性,设定整体目标和可衡量的目标。制定策略和详细工作计划,分配责任和预期表现,并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如监督进度系统,收集和管理信息,定期报告结果。
在绩效评估指标方面,通常分为产出、工作量、效率、服务和效果五类。产出指标关注服务的数量,例如馆际互借服务的收件数。工作量指标衡量服务与人力的关系,比如馆员处理馆际互借件数。效率指标关注单位成本,如每件馆际互借的处理成本。服务指标评估客户满意度,而效果指标则衡量服务对读者和社会的影响,如成功服务的件数和成本效益。
服务评价和效率评价是绩效评估的关键。服务评价主要考察服务的及时性、礼貌、馆员知识和质量,涉及外部顾客(读者)、内部顾客(同事)、供应商和行政部门等多个层面。效率评价则关注成本,如馆员培训成本、错误上架成本,以及处理时间,如图书采购、借还书和接听电话的时间。
图书馆绩效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从关注单纯的产出(Output)转向更注重结果(Outcome)。例如,不仅关注举办了多少场图书馆利用教育活动,还要追踪读者参与情况,看多少人掌握了检索技能,以及这些技能如何应用于读者的学习中,从而提升生产力。
大学图书馆的ACRL(美国高校图书馆协会)绩效评估指标包括用户总体满意度、资料获取和利用、设备利用情况、信息服务等多维度。这些指标旨在全面评估图书馆的运营效果和服务质量。
此外,标杆大学图书馆的标准评估指标涉及规划、预算、人力资源、馆藏、建筑和设备、资源使用、服务等方面,强调图书馆的长期发展、人员技能提升、馆藏维护和读者满意度。
图书馆绩效管理是图书馆成功的关键,它需要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评估图书馆的各个方面,以实现持续改进并提供高质量的图书馆服务。通过有效的绩效管理,图书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满足读者的需求,推动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