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是指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企业的业务流程、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等进行整合和优化,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决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这份PPT主要由上海交通大学CIM研究所的马登哲教授解读了企业信息化的指导规范,旨在帮助企业理解和实施信息化建设。
1. **规范的制定目的**:
- 定义企业信息化实施内容的科学标准,为企业提供明确的方向。
- 引导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确保其科学性。
- 提供客观的评价标准,评估信息化实施的效果。
- 政府层面,作为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工作依据,选拔信息化示范企业,制定相关政策。
- 对企业信息化领域标准化做出贡献,填补国内外标准体系的空白。
2. **规范内容**:
- 基础信息的整理,包括规范化和标准化,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
- 业务过程分析、重组和优化,以适应信息化要求。
- 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与信息化总体规划的匹配与同步。
- 环境建设,包括社会环境、企业内部开发环境和软环境(组织机制、人才培训、规章制度)。
- 应用系统建设与维护,如工程信息、经营管理、生产自动化、营销、售后等分系统的构建。
- 自我评估与再规划,持续改进信息化进程。
3. **中国企业信息化的特点与挑战**:
- 转型期的多变性,需要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 以“人”为中心的决策,强调人的作用。
- 依赖经验的管理模式,可能导致信息化进程的困难。
- 基础信息的不确定性、不准确性、不一致性和不完整性,需要通过信息化来改善。
4. **评测指标体系**:
- 包括信息化环境、应用水平和绩效等方面的一般指标和二级指标。
- 应用系统涵盖各个业务领域,如工程、经营、生产、营销等。
- 通过这些指标评估企业信息化实施的深度和广度。
5. **实施步骤**:
- 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例如产品定位、FMS生产线等的规划与实施。
- 环境建设包括社会、企业内部硬软件环境的改善。
总结来说,企业信息化是一项涉及理念、需求、策略和过程的系统工程,旨在通过数字化设计、管理、制造和生产过程,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规范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指导企业成功进行信息化转型,缩小数字鸿沟,提升中国制造的核心技术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为政府提供了推动企业信息化工作的科学依据和衡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