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新景观主要探讨了21世纪教育在技术和全球化影响下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高等教育模式的挑战和机遇。讲座的核心围绕五个方面展开:提出一个建议、反思两大潮流、追求三项目标、警惕四大陷阱和保持五种平衡。
提出一个建议,即提升论坛视野并选择合适主题词,旨在将全球化和信息化两大研究领域整合,促进人文与技术、中国与世界的对话、沟通、理解和融合。目的是解决中国教育的战略问题和实际问题,应对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的挑战。
反思两大潮流,即信息化与全球化的合流。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对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对教育的影响相对较小。这引发了“钱学森之问”和“乔布斯之问”,即为何在IT如此发达的今天,教育依然未能产生显著变革。尽管教育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如互联网接入的普及,但在很多情况下,这些技术并未带来预期的教育改革,反而可能导致学习的异化和非人化,甚至催生出网络沉迷等问题。
接着,追求三项目标,可能是指提高教育质量、创新学习方式和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公平。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教育应利用新技术促进学习科学的发展,创新教学方法,同时要避免技术决定论的误区。
然后,警惕四大陷阱,可能包括技术过度依赖、教育软件设计的局限性、学习异化和网络沉迷。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必须认识到技术只是辅助工具,不能替代教师的作用,同时要关注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避免单纯的行为主义和教授主义模式。
保持五种平衡,可能指的是在传统与创新、技术与人文、国内与国际、理论与实践、个体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教育信息化应该促进多元化、个性化和自主化学习,同时兼顾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这个新阶段,学习科学与“云计算”成为了推动教育信息化的两大杠杆。学习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学习观念,而“云计算”则提供了新型学习环境和服务,两者结合加速了学习方式的变革,为构建信息时代的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
总结来说,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信息化要求我们超越传统的教育模式,深入理解和应用学习科学,充分利用“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以适应信息时代的挑战,推动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平衡各种因素,确保教育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