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体系,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整体的自然界,还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整体的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试图揭示自然界中存在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规律。
系统是自然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由运动变化的若干部分组成,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整体。系统具有特定的功能,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做出反应,这一过程称为适应。系统在适应过程中会受到环境的约束,这些约束可以是物理的、化学的、社会的或者生态的。
熵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用于表征系统内混乱程度的物理量。熵值的大小可以用来判断系统是否达到热力学平衡态。在自然辩证法的视野中,熵增原理指出,在孤立系统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熵总是趋向于增加,直到达到最大值,这表示系统趋向于无序。
生态危机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的,它涉及到全球或区域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受损,影响了生命维持系统的正常运作,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存。这一现象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倡导可持续发展。
宇宙学中的“时间之矢”指的是自宇宙大爆炸以来,宇宙不断膨胀的方向,这一概念与自然辩证法中关于时间不可逆性的观点相符。物质在宇宙中的存在形式分为间断形式的实物和以连续形式存在的场。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如电磁场、引力场等。
演绎法是一种逻辑推理方法,它从一般原理出发,推导出个别或特殊事物的结论。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典型形式,它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在科学实践中,演绎法是一种重要的逻辑工具。
演化的概念涉及事物从有序到混沌的不可逆变化过程,而进化则指的是事物从无序到有序的上升过程。自组织是系统在开放环境下自发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而开放性是自组织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
科技方法论涉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实验、分析、还原等。科技观认为牛顿力学可以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甚至包括社会历史现象。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仅用牛顿力学并不能完全解释所有自然现象。
自然辩证法还探讨了自然资源的分类,按照物质属性分为再生性资源和非再生性资源。科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科学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具有事实基础、理论背景等要素,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是科学探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事实是通过科学方法获得并经过整理和鉴定的经验事实,而科学概念是科学思维的“细胞”。科学概念具有可确定性、可检验性、可发展性等逻辑特征。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都是建立在科学事实和科学概念基础之上的知识体系。科学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知识体系,它对自然现象的本质提供系统说明。
自然辩证法中还涉及了关于科学认识的两种尺度:“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分别对应于对对象的外部感性特征的认识和对对象内部规律的深入把握。真实的问题是指那些可以通过事实证实或证伪的问题,科研选题是形成、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的课题,而课题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所要研究的一个或一组科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