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的工作计划主要关注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及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以下是对这些目标的详细说明:
一、指导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化课程改革
在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坚持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深化教学改革。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理念,旨在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课程改革要求基于核心素养,使教学更贴近社会实际,强调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
二、任务与目标
1. 领悟课程转型: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道德与法治课程需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这要求教师深入理解课程转型的本质,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融入日常教学中,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
2. 提升学科发展内涵:
- 共同体建设:通过学科发展共同体,教师可以共享资源,共同探讨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能力。定期的会课、研讨和读书交流活动有助于强化共识,形成稳定的教学团队。
- 校级教研组建设:教研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需持续加强,以提升品德教学的质量。通过过程性指导和期末检查,确保教研活动的有效实施。
- 青年教师培养:组织青年教师参与省市级的教研活动,如优质课比赛、教学研讨会和新教材培训,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广阔舞台,增强他们的教学技能。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导向,学科发展共同体的角色至关重要。教师间的互动交流,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支持和指导,有助于他们快速成长。通过同伴合作和资源共享,可以打造出一支强大的骨干教师队伍,实现以骨干教师带动整个学科队伍发展的目标。
总结起来,这个学期的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工作计划旨在通过多维度的策略,包括深化课程改革、强化教师团队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以及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新一代学生。通过这些努力,教研组期望在复杂环境下实现教育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有深度的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