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生物学、医学、药学等多个领域,主要研究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疾病模型建立以及动物实验的伦理规范。在本份实验动物学模拟考试题中,我们可以提取出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实验动物管理法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是由原国家科委在1988年颁布的,旨在规范实验动物的使用和管理,保障科研活动的合法性与动物福利。
2. GLP与SOP:实验动物遵循GLP(Good Laboratory Practice)规范和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目的是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即使在不同环境下也能得到一致的实验结果。
3. 动物分类:实验动物按品系分为近交系、封闭群和杂交群。近交系动物具有高度遗传一致性,封闭群动物保持遗传多样性,而杂交群则是两者杂交产生的后代。
4. 微生物控制等级:根据微生物学控制原理,我国将实验动物分为普通级、清洁级、无特定病原体(SPF)动物和无菌动物四级,分别对应不同的微生物控制标准。
5. 实验动物模型:如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常用新西兰兔,猴子不能合成维生素C,需要通过食物补充,而“恐伤肾”模型可通过吓鼠来诱发。此外,还有各种疾病模型,如老年性痴呆Wistar大鼠模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等。
6. 动物饲养密度与营养成分:大鼠的最大饲养密度是每平方米容纳20只,实验动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7. 动物行为特性:例如,豚鼠属于啮齿亚目动物,大鼠尾静脉有两条,雄性小鼠对某些药物(如麦角)更敏感。
8. 疾病模型建立:实验中常通过特定的方法如手术、药物注射等来制造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如结扎双侧肾动脉可造家兔肾性高血压模型,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可形成家兔卫气营血证候模型。
9. SOP内容:SOP包括13个方面,是实验操作的标准程序,确保实验过程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10. 实验动物选择原则:实验动物的选择应考虑动物模型的相似性、实验目的、成本、伦理因素和动物福利,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实验动物学不仅关注动物的生理特性、疾病模型的建立,还强调实验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动物福利的保护。这门学科对于科研成果的可靠性和动物伦理的尊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