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险作业场所动火安全管理制度解析
#### 一、引言
危险作业场所动火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在存在火灾、爆炸等安全隐患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动火作业时的安全性而制定的一项重要规定。该制度旨在通过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动火作业引发的事故风险。
#### 二、危险环境动火作业定义
根据文档内容,危险环境动火作业是指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等危险环境下进行的各种焊接、切割及其他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活动。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1. **焊接类作业**:如气焊、电焊、铅焊、锡焊、塑料焊等;
2. **切割类作业**:如气割、等离子切割、砂轮机切割、磨光机切割等;
3. **明火类作业**:如使用喷灯、液化气炉、火炉、电炉等;
4. **其他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如烧(烤、煨)管线、熬沥青、炒砂子、铁锤击打物件、喷砂作业等;
5. **非防爆电器设备使用**:指联接临时电源并使用非防爆型的电器设备和电动工具。
#### 三、动火作业票制度
为了保障动火作业的安全进行,必须严格按照以下流程办理“危险环境动火作业票”:
1. **作业风险识别**:作业前,申请单位与施工单位需共同识别作业中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作业程序。
2. **作业票审批程序**:
- 清理动火点周围20米范围内的易燃、可燃物;
- 动火作业区域所属单位的安全员确认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 单位负责人审查并签名确认;
- 安全管理人员审核确认;
- 最终由总经理审批。
#### 四、动火作业人与监护人的职责
- **动火作业人**:
- 持有有效特种作业证书;
- 执行“三不动火”原则,即无有效作业票、监护人不在场、安全措施未落实的情况下不得动火;
- 在确认作业条件满足后开始作业;
-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
- **动火监护人**:
- 经过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
- 持有相应岗位操作证书;
- 熟悉作业区域环境和生产设备情况,能够处理异常情况;
- 负责监督作业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 在发现异常时有权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上报。
#### 五、动火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1. **严格控制动火作业**:尽可能减少在危险区域内进行动火作业,对于可以移动的设备或部件应当移至安全区域进行作业。
2. **识别风险并制定措施**:作业前需识别动火作业中存在的风险,并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这些措施需写入作业票中。
3. **审批人现场确认**:审批人在审批前需亲自到现场检查确认防火措施已落实到位。
4. **严格执行“三不动火”原则**:安全管理人员应随时检查动火作业情况,确保作业人员遵循“三不动火”原则。
#### 六、动火作业与其他特殊作业的关系
在动火作业过程中,如果还涉及到进入受限空间、临时用电、高空作业等其他特殊作业,则还需办理相应的特殊作业许可票。
#### 七、作业完成后的检查与验收
作业完成后,作业申请单位与施工单位应共同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所有安全措施得到妥善处理,工作现场恢复正常状态。
#### 八、总结
危险作业场所动火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动火作业的严格管理和控制,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因动火作业引起的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