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涉及到人体健康和国家稳定。在全球范围内,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表现为食源性疾病增加、食品污染事件频发、新技术引入的新风险以及国际贸易因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纠纷。在中国,虽然打击假冒伪劣食品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食品安全形势仍然严峻。例如,2011年发生了多起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包括瘦肉精事件、雀巢婴儿米粉含毒、染色馒头、猪肉变牛肉的非法添加和塑化剂污染等,这些事件暴露了食品供应链中诸多环节的问题。
食品安全工程涵盖从原料供应到餐桌的全过程,因此需要建立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源头污染,如农药、兽药滥用和残留,是主要问题之一。此外,一些企业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制造假冒产品,以及新技术新资源应用带来的潜在风险,如食品添加剂、新型包装材料和生物技术,均增加了食品安全的复杂性。食品安全研究还揭示了一些传统食品加工工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食品卫生学作为一门科学,专注于食品卫生质量和有害因素的控制,以预防食源性疾病,保护公众健康。食品中的危害分为内源性、外源性和诱发性三大类,涵盖天然有毒成分、微生物污染、化学污染物、放射性物质等。食品污染可能发生在加工、储存、运输等任何环节,并可能导致急性或慢性毒性,甚至致畸、致癌、致突变效应。
为确保食品安全,需要对食品供应链进行严格监控,包括种植、收获、加工、存储、运输等各环节。同时,加强法规制定和执行,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提升食品检测技术和能力,以及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此外,对新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如新技术带来的风险,需及时研究并制定应对策略。
食品安全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创新,构建一个安全、透明、可追溯的食品体系,以保障人们能够享用安全、健康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