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技术】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将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注入静脉,以达到补充水分、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治疗疾病、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供给营养、促进组织修复等多种目的。这一技术基于大气压和液体静压的原理,即在输液系统内形成的压力高于静脉压时,溶液或药液才能顺利流入体内。
在实施输液前,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心理状态、对输液的认知和配合程度,以及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状况、肢体活动度。同时,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以及心肺功能,还要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和当前用药情况,特别是药物的治疗效果、特性及可能的不良反应。
输液过程中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护士需要衣帽整洁,洗手并戴口罩,确保无菌操作。患者则需排空大小便并采取舒适卧位,对于清醒患者需确认穿刺部位。此外,环境应保持安静、整洁、舒适和安全。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选择上肢或下肢的浅静脉作为穿刺点,如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大隐静脉等。操作步骤包括:扎止血带、消毒皮肤、核对及排气、静脉穿刺、见回血后调整角度送入外套管、松开止血带、松拳、松调节器,并固定针头。输液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及药物性质调节滴速,如成人通常为40-60滴/分钟,儿童20-40滴/分钟,特殊情况下速度需适当调整。
对于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操作过程类似,但需要连接留置针闭封管,再次输液时,需消毒肝素帽并插入静脉输液针头。输液结束后,要执行正压封管,以防止血液回流,然后拔出留置针,固定并记录相关信息。
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护士应定时巡视,检查输液情况,防止出现输液反应,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此外,每次更换药液或输液结束时,都应严格核对并记录相关数据,确保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