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工作流程详解》
医疗废物管理是医疗机构日常运营中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公共卫生安全和环境保护。本文将深入解析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理程序及其重要性。
感染性废物是医疗废物的主要类型之一,包括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如棉球、一次性卫生用品等。这些废物在使用后应放入内罩黄色塑料袋的专用容器中,每日清理并封口,然后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地。对于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的生活垃圾,需单独收集并送至暂存地。此外,病原体培养基、标本、菌种等需经过压力蒸汽灭菌或安全处置,废弃血液、血清则需特殊封装后存放。
病理性废物,如手术废弃物、病理切片后的组织等,应置入黄色塑料袋,同样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地。损伤性废物,如医用针头、手术刀等,需放入小筒内,集中后再装入大筒,确保安全运输。药物性废物,如过期药品,由科室或药剂科收集,登记后退回供应商或专业处理公司。化学性废物,如废弃的化学试剂、汞设备等,根据量的大小,分别由产生科室直接送至暂存地或返回供应商。
在处理过程中,每个包装物和容器必须清晰标有警示标识和文字标识,注明废物类型。每个包装物上应附中文标签,包括产生单位、日期、类别等信息。转运人员需检查包装完整性和标识,与产生科室交接,过秤登记,确保流程严谨无误。未受污染的玻璃输液瓶、抗生素废弃瓶等不属于感染性废物,不按医疗废物处理。
废物的转运遵循特定路线,如综合病房楼、传染科楼和门诊楼的废物,分别在特定时间通过指定通道送至暂存地。这些严格的流程旨在防止废物泄漏,保障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安全。
医疗废物的妥善管理是医疗机构不可或缺的责任,它关系到疾病防控、环境质量和社会稳定。因此,建立和完善医疗废物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对于维护医疗环境的清洁安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