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小康的定义与标准:小康社会是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基本满足的状态。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在不同阶段,小康有不同的标准。例如,党的三步走战略设想中,1990年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20世纪末则达到总体小康,21世纪中叶则追求全面小康,即更高标准的、惠及更广大人群的小康。
2. 三步走战略: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81年到1990年,目标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阶段是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达到总体小康水平;第三阶段是从21世纪初到中叶,使人民生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3.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国情: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 主要矛盾与全面小康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解决这个主要矛盾,通过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缩小地区、城乡、群体间的差距,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5. 全面小康的特点:全面的小康不仅是经济上的提升,更是涵盖了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进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
6. 党和政府的目标:21世纪头20年,我国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即全面小康社会。这包括物质生活富裕、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等方面,是较高标准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小康。
7. 当前任务与挑战: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科技进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是当前全国人民面临的重要任务。这关乎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通过以上学习,学生应掌握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理解小康社会的概念、标准和特征,以及我国在实现全面小康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任务。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深化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通过练习题和自我反思,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升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