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系统——社会学概论(3)问题详解.doc"包含了多个关于社会学基础知识的问题,涉及社会分层、社区、城市化、家庭结构、社会组织等多个方面。以下是这些问题的详细解答:
1. 阶级的本质是剥削。阶级是基于生产资料占有关系而形成的社会集团,它的本质特征是成员间存在剥削关系。
2. 提出“X 理论”和“Y 理论”的是麦格雷戈。这两种理论是管理学中关于人性假设的重要理论,X 理论强调员工天生懒惰,需要严格控制,而Y 理论则认为员工有自我实现的动机。
3. 产生于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建立的是阶级。阶级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4. 生活居住地处于生产场所的中心的是城市社区。城市社区通常具有较为集中的生产和生活设施。
5. 我国职业分层的基本特点是职业地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社会声望的高低。这反映了社会对不同职业的认可度和尊重程度。
6. 社区的形成方式分类可以将社区分为自然形成和人为规定两类。自然形成是指社区在长期演化中自然形成,人为规定则是通过政策或规划设定。
7. 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城市化。这是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
8. 人文区位学的分析框架由芝加哥学派提出。该学派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
9. 社会组织内部分工合作的基础是目标。共同的目标使组织成员有所协作,实现共同利益。
10. 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社会学家是韦伯。他提出了财富(经济地位)、权力(政治地位)和声望(社会地位)三个维度。
11. 家庭成员的组合形式与其相互作用形成的关系状态是家庭结构。家庭结构包括核心家庭、主干家庭等类型。
12. 医生、工程技术人员、律师属于知识分子阶层。他们通常受过高等教育,从事脑力劳动工作。
13. 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是城乡协调发展。这旨在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
14. 目标是衡量社会组织活动成效的尺度。明确的目标有助于组织规划和评估其活动效果。
15. 在农村社区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关系是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农村社区往往更加重视亲缘和地缘纽带。
16. 社会群体是人进行社会化的必要条件。通过群体互动,个体学习社会规则和文化。
17. 初级群体靠互动关系和沟通理解来维持关系。初级群体如家庭、亲密朋友圈,其关系更为亲密和自然。
18. 我国消灭剥削阶级采取的政策是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政策。这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19. 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是初级社会群体。初级群体成员之间有深厚的个人关系。
20. 注重对人的管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如泰罗。
21. 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帕森斯。他强调社会系统的整体性和功能分化。
22. 由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核心家庭。这是最基础的家庭形式。
23. 按照一定的社会集团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作标准划分的是阶级。阶级是社会经济地位的区分。
24. 居民的组织程度高,组织结构复杂的是城市社区。城市社区由于人口密度高,社会关系更为复杂。
25. 表现手工业作坊的管理方式的管理理论是家长制。家长制强调权威和亲情式的管理。
26. 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交换关系。社会组织需要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并向环境提供产品或服务。
27. 功能论的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功能论强调社会各部分如何协同工作以维持社会秩序。
28. 许多发达国家出现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被称为逆城市化。这是城市化过程的一种反向流动。
29. 初级群体一词是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的。他强调了面对面互动对个人身份和社会化的重要性。
这些问题是社会学概论课程中的基本知识点,涵盖了社会结构、社区研究、管理理论等多个领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对于理解社会运行机制和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