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监护是妇产科领域中一种至关重要的监测技术,起源于60年代后期并逐渐成为临床广泛应用的产科监护手段。它的主要目标是提供精确的胎儿健康信息,辅助医生诊断胎儿窘迫,并据此采取干预措施,降低死产或新生儿死亡率。然而,尽管胎心监护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其解读和应用仍然存在不统一的认识,这可能导致对危险图形的漏诊或正常图形的误诊,甚至增加了不必要的剖宫产率。
胎心监护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对胎儿心率形式缺乏统一的定义和命名,以及对监护图形的深度理解不足。此外,全面评估和处理胎心监护结果的教育培训也亟待加强。研究表明,当有监护指征时未能进行有效的连续监测,或者不能正确识别和处理胎心率异常,都可能导致不良结局。例如,胎心率异常时刺激宫缩或使用止痛药,或者在确认或怀疑胎儿状况不佳时未能及时终止分娩,这些都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于胎心监护的持续监护与间断监护的对比研究显示,两者在1分钟Apgar评分低于7分的情况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新生儿抽搐发生率和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比例上并无明显变化。然而,持续监护特别是在低风险妊娠中,可能会导致剖宫产率显著增加,高达160%。
胎心监护中的关键参数包括基线胎心率、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和基线变异。基线胎心率通常在120-160次/分,但也有争议,多数建议不应低于110次/分。心动过缓(<110次/分)可能是由于过期妊娠、儿头受压或其他情况,而心动过速(>180次/分)可能与胎儿窘迫、母体发热、心律失常或药物影响有关。基线变异反映了胎儿心血管功能,正常的基线变异频率应在3-5周期/分钟,振幅6-25bpm。影响基线变异的因素包括胎儿呼吸、运动、孕周、胎儿窘迫、母体酸中毒以及某些药物的使用。
因此,提高胎心监护的标准化、教育和培训,以及准确解读胎心监护图形的能力,对于优化产科实践,降低不必要的医疗干预,保护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研究和专业共识的建立将有助于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升胎心监护在临床中的实用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