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概念源自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1947年的《群体生活渠道》中提出的理论,该理论强调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一种筛选和过滤机制,即“把关人”对信息进行选择,以维护社会稳定和舆论导向。盖尔顿与鲁奇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概念,提出了新闻采集和新闻加工的“双重行动模式”,而怀特则阐述了新闻筛选过程中的“把关”模式。
在网络传播环境下,传统的把关人角色发生了显著变化。信息量的极度丰富使得“把关人”在信息筛选中的作用受到挑战,因为海量信息让筛选变得困难。高度开放的信息空间使“把关人”形同虚设,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边界变得模糊。再者,网络传播的双向互动特性使得“把关人”的角色变得复杂,他们需要在快速发布和反馈信息的同时,平衡把关的力度。
在这一背景下,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主体变得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媒体机构和职业把关人,政府机关扮演着宏观把关者的角色,同时,普通网民也成为了新兴的把关力量。这种演变反映出网络媒体的兼容性和开放性,以及传受双方界限的模糊。
随着传播模式的进化,传统“把关人”角色呈现出多向度的转变。他们可能转化为引路人,帮助受众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可能成为意见领袖,影响公众的观点和态度;也可能与思想者结合,提供深度分析和见解。此外,网络商业运作模式推动了把关人角色的市场化,使得信息筛选更加注重用户需求和价值。
网络时代,虽然“把关人”的传统功能在某些方面被削弱,但其作用依然重要。面对虚假信息泛滥、网络安全问题和信息污染,网络受众越来越需要“把关人”来帮助筛选信息。个人把关的崛起,如网络推手、博客作者和论坛活跃用户,都在不同程度上承担了“把关人”的职责,影响着信息的内容、流量和形式。
未来,网络把关人将面临更多转型和挑战。一方面,传统媒体的把关人需要适应网络环境,转变为更灵活、更具引导性的角色;另一方面,国家层面的监管和法律法规也将加强,通过制定自律规范和技术手段来过滤不良信息。同时,道德教育和公众网络素养的提升也是确保网络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网络时代的“把关人”不仅要控制信息流动,还要积极引导公众舆论,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