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2019版)》是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一份关于全球及中国未来能源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基于2019年的社会经济环境、能源政策和技术进步,描绘了多种情景下的能源前景。
全球经济和人口的增长被视为推动世界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报告预测,直到2050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将持续增加,达到182亿吨标油。能源结构将经历重大转变,朝着多元化、清洁化和低碳化的方向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在2050年达到56%。
石油作为交通和化工领域的主要能源,其需求将在2035年后进入平台期,2050年全球石油需求预计为49.3亿吨,较2015年增长13.7%。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石油需求增长最为显著,占比超过62%。天然气因其清洁、低碳、资源丰富和使用便捷的特点,需求也将持续增长,2050年将达到5.6万亿立方米,亚太地区贡献40%的增量。
然而,能源供应与需求之间存在显著不平衡。中东和北美将成为未来油气供应的主要增长区域,它们的原油产量增量约占全球的82.8%,天然气则占41.8%。此外,近一半的原油产量将来自未发现或待开发的资源,这意味着巨大的投资需求。能源生产和贸易的地理重心将向西方转移,而消费则集中在东方。
电气化进程加速是能源转型的关键指标,全球电力需求预计在2050年将比2015年翻一番,其中78%的新增发电量来自非化石能源。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竞争力的增强,以及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低碳绿色转型已成为趋势。
报告还特别关注了技术对能源发展的影响,例如氢能源汽车的早期突破会显著降低交通领域的石油需求,而油气生产技术的突破则可能导致天然气使用量的增加,煤炭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比例相应下降。另一方面,逆全球化情景分析显示,贸易保护主义将导致能源需求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增加,依赖本地资源的能源需求会上升。
总体来看,2019年的展望相比2018年版本,考虑到更多技术进步和全球气候变化的紧迫性,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有望提前在2030年达到峰值,2050年的排放量比2018年版本减少了60亿吨。
此报告为决策者和能源公司提供了对未来能源发展的深入洞察,以期引导制定更有效的能源政策和战略规划,应对全球能源挑战,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