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经纬网:经纬网是用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位置的地理坐标系统。经纬度的划分,经度从0°到180°E和180°W,纬度从0°(赤道)到90°N(北极)和90°S(南极)。在题目中,M地的经纬度为160°W,20°N,这是通过观察经纬线的数值并结合经度的正负来确定的。
2. 极昼极夜和太阳直射现象:极昼和极夜只发生在南北极圈内的地区。M地的纬度为20°,位于热带,因此没有极昼极夜现象,但可能会有太阳直射现象,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23.5°N和23.5°S)之间移动。
3. 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是用来表示地形起伏的图形,等高线上的数字代表海拔高度。陡崖是多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而河流通常在山谷形成,即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在提供的题目中,陡崖是③,可能发育成河流的地方是①。
4. 东西半球划分:东西半球不是以0°和180°经线划分的,而是以20°W和160°E作为分界线。如果A点所在的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之一,并且图示部分东半球面积大,那么A点的经度可能是20°W。
5. 昼夜长短与季节变化:当某一地点昼长达到一年中最长时,北半球可能是夏至日。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当地球位于春分(昼夜平分)到夏至之间或秋分到冬至之间时,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
6. 比例尺:比例尺是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关系的工具。在甲、乙两图中,比例尺较小的表示实地范围较大。A地的地理坐标可以通过比较图中坐标和实际地理位置来确定。东西半球的判断同样适用于B地,半球位置可以通过经度来判断。方向的确定则需要利用方位角或指南针。
7. 地理坐标与地理位置:热带是指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北半球指北纬度大于0°的地区,东半球指经度在20°W以东到160°E以西的地区。根据这些条件,可以判断哪个地点符合所有条件。
8. 坡度:坡度的判断可以通过等高线的疏密来确定。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因此,选择攀登线路时,应选择等高线较稀疏的路线,即线路③。
9. 河流流向:河流通常沿着山谷流动,方向可以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判断。在EF处,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因此河流流向是由东北向西南。
10. 地形部位:地形部位的识别可以通过等高线的形态。山谷是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地方,山脊则是等高线向低处弯曲的地方。EF处等高线向下弯曲,所以是山谷。
11. 等高线海拔顺序:等高线的数值表示海拔高度,等高线的排列顺序决定了海拔的高低。在等高线上,数值越大,海拔越高。
以上是根据题目内容解析出的地理知识要点,包括经纬网、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球运动与季节变化、地形地貌特征、比例尺的运用以及地理坐标系统的理解等。这些都是七年级地理学习中的基础内容,对理解和应用地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