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基础)巩固练习】
在中考复习阶段,掌握物态变化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物态变化是指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转换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关键知识点:
1. 熔化: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例如铁块化成铁水。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2.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温度计是基于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来测量温度的。摄氏温标将冰的熔点规定为0℃,水的沸点规定为100℃。但是,水的沸点在高海拔地区会降低,因为大气压减小。
3. 晶体的熔化特性: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同时吸收热量。
4. 晶体熔化的图像: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晶体熔化时的曲线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水平,表示温度稳定,直到全部熔化。
5. 加快蒸发的措施:如将湿衣服展开晾在向阳、通风处,可以提高蒸发速率,因为蒸发速率与液体表面积、温度和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6. 高山煮饭不易熟的原因:由于大气压降低,水的沸点也随之降低,所以水在高山上的沸点较低,导致食物不易煮熟。
7. 干冰人工增雨: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投入云层中会迅速升华,这个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热量,使得周围空气冷却,促进水蒸气凝结,形成降雨。
8.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冰属于晶体,其内部结构有序,而沥青、松香和石蜡是非晶体,它们的内部结构无序。
9. 蒸发与降温:喷雾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加速水分蒸发,蒸发过程吸热,从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
10. 体温计的原理: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性质,读数时看到的是水银柱形成的正立、放大的虚像。示数为35.5℃,使用时应注意不要超过最大刻度线,防止损坏。
11. 刷冰减阻:队员刷冰是为了使冰面的冰升华成水,减少冰壶移动的摩擦力,这是通过做功增加冰的内能。
12. 干冰人工降雨:干冰升华成气体,吸收热量,使水蒸气凝华成冰晶,冰晶遇暖气液化成雨滴。
13. 气体液化方法: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液化石油气采用高压压缩方式储存。水蒸气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会释放大量热量。
14. 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冰棍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由于密度大于空气,“白气”会向下飘。
15. 海波熔化过程温度计示数上升可能原因:
(1)温度计接触不紧密,导致读数偏高。
(2)加热不均匀,部分海波未熔化,整体温度上升。
16. 水沸腾实验:
(1)水的温度为98℃。
(2)观察到大量气泡上升且到达液面破裂,表明水已沸腾。
(3)液体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
(4)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对应图像为B。
以上知识点涵盖了中考复习中关于物态变化的基础内容,包括熔化、蒸发、温度计工作原理、晶体与非晶体、物态变化的热力学性质、以及与生活相关的实例应用。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