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供的文件信息,我们可以分析出以下知识点:
1.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与经济补偿金:在劳动者提起劳动争议仲裁时,他们可能会同时要求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两种赔偿不能兼得。法院可能会驳回此类不明确的请求。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应了解何种情况下应支付赔偿金或经济补偿金,以避免违法解除合同并规避法律风险。
2.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2条,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如劳动者患职业病、工伤、疾病、女职工孕期等情况。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合同,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用人单位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包括协议解除、单方即时解除和单方预告解除。协议解除需双方协商一致,单方即时解除适用于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等情况,单方预告解除则适用于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等情况。
4. 经济补偿的计算:包括计算基数、计算年限、分段计算方法和代通知金计算。经济补偿金的计算需要明确基数和年限,以及是否存在加班费等问题。
5.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包括仲裁和法院审理的基本程序,以及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应遵循的法律程序。
6. 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劳动合同终止可以因为合同期满、法定情形出现等原因,也有续延的情形。对于无效劳动合同的处理方式,以及竞业限制和竞业禁止的区别及其违反后果,都是解除劳动合同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
7. 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不能因违法解除合同而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利。
8. 劳动者法律援助:劳动者在劳动争议中可能需要法律援助,以确保其权益不受侵害。
9. 法律法规应用: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遵循《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可能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10. 劳动合同法的普及教育: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应接受关于劳动合同法的普及教育,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以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
总结以上知识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处理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和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通过合法程序进行操作。理解不同情形下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补偿的计算方式,有助于正确处理劳动争议,维护双方的正当利益。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加强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以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