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思维的概念与重要性】
计算思维是计算机科学的核心,由周以真教授提出,它是一种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来解决问题、设计系统以及理解人类行为的思维活动。计算思维不仅包含编程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抽象思考、问题解决和创新的能力。这种思维方式让学生能够将复杂问题分解、抽象化,并用信息处理代理(如计算机或人)可以理解和执行的方式来表达解决方案。计算思维鼓励创新和激情,使问题解决更具效率和创造性。
【传统程序设计教学的挑战】
传统的程序设计教学往往面临困境,学生初学时可能觉得编程简单,但随着学习深入,如遇到IF语句的嵌套、循环结构,部分学生会感到困难,甚至无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编程技能。这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信心,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中选择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比例下降,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热情和专业素养。
【基于问题的Python基础语言学习】
Python作为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具有解释性、面向对象和动态数据类型的特点,适合用于教学。在Python3.6版本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解释器窗口和IDLE环境进行交互式教学,确保学生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即时实践。通过螺旋上升式提出一系列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Python求解,从而体验计算思维的抽象、形式化表达和自动化特点。
教学步骤如下:
1. **初步体验**:通过简单的数学题目,让学生认识到直接使用数字进行计算的局限性,引入变量和表达式。通过设定变量,编写可读性强且适应变化的程序,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抽象”和“形式化表达”。
2. **深化理解**:利用经典数学问题,如求梯形面积和计算歌手得分,进一步巩固变量和表达式的运用。对于复杂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确定需要的变量,设计出完整的程序解决方案。
这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Python的基础语法,同时也提升了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适用于Python语言,也可以推广到其他编程语言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培养他们的计算思维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