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时代,文献检索课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改革的需求。文章着重分析了当前文献检索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文献检索课在不同高校中的地位并不一致,导致其属性模糊,有的作为必修,有的列为选修,甚至有的学校尚未开设。这一现象源于缺乏明确的课程体系规定,使得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任务主要落在高校图书馆肩上。
教材老化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各高校在教材选择上具有较大主观性,导致教材内容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检索工具和文献资源介绍,对于计算机和网络检索的涉及不足,尤其缺乏对当前需求强烈的经济、市场和政策信息的介绍,无法满足网络时代的信息需求。
再者,教学内容陈旧也是一个关键问题。教学大纲侧重于手工检索方法,而忽视了计算机检索和网络资源的介绍。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和图书馆的电子化转型,对网络信息检索技能的需求日益增强,教学内容急需更新以适应社会发展。
此外,教学方式和方法过于单一,实习环节薄弱。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实习时间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文献检索课作为方法课,应当注重实践,增加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
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也需要更新。现有的教师往往非图书情报专业出身,知识更新滞后,对新兴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检索的掌握不足,影响了教学质量。同时,考核手段落后,传统的考核方式不能全面评估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改革措施可以包括:明确文献检索课的课程地位,将其纳入必修课程体系;制定科学的教学大纲,确保教材内容与时俱进,包含网络检索和实用信息的介绍;更新教学内容,增加计算机检索和信息管理的比重;引入多元化教学方式,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定期培训,保持知识的更新;改革考核方式,以实际操作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为导向进行评估。
信息时代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需从课程定位、教材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建设和考核制度等多个方面着手,以培养出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高素质信息检索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