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创新探索】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时代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图书馆评价标准已经不再局限于馆藏图书的数量,而是转向关注图书馆能否满足读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以及能否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图书馆就是一个例子,它近年来在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上进行了全面创新,真正实现了以读者为中心。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已经从以纸质书籍为主转变为包含电子出版物、数字资源的多元化形态。数字载体的使用,如磁盘和光盘,因其便携性和大容量,成为了图书馆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网络技术使得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得以开放和共享,形成了“数字图书馆”的概念,打破了实体图书馆的局限。
读者服务手段也得到了显著升级。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读者可以轻松获取图书馆资源,借还书过程更为便捷。图书馆员借助计算机、一卡通和扫描仪等工具,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读者还可以在线查询个人借阅情况,办理续借,搜索推荐图书,获取馆藏信息等,极大地提高了书刊的使用效率。
再者,读者需求呈现个性化和多元化趋势。图书馆需要根据读者的不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信息服务。通过校园网络和移动图书馆,读者可以远程进行图书检索、预约、续借等功能,甚至直接在线阅读和下载电子图书,满足了个性化阅读需求。
面对这些变化,高校图书馆必须进行服务创新。首要的是更新服务理念,由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推送服务,从提供原始文献服务转向提供深度知识服务。图书馆员需具备创新意识,积极适应新环境,提升自身的适应能力。同时,改变服务方式,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和多媒体技术,提供跨学科、跨地域的虚拟化服务,实现信息检索的智能化。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专题文献服务和定题服务,通过信息筛选和整理,为读者导航,减轻他们的查找负担。
信息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必须紧跟技术发展步伐,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和学术社区,确保其在数字化浪潮中的核心地位。不进行变革,图书馆可能会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因此,高校图书馆的流通服务创新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