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讨了针对ARM Cortex-M系列微控制器(MCU)的嵌入式终端BIOS设计,旨在解决MCU应用开发难度大和可移植性差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ARM Cortex-M系列MCU的嵌入式终端BIOS设计方案,这一方案借鉴了PC机BIOS的设计思想,将MCU的底层构件固化于BIOS存储区,并通过软件中断的方式向用户提供驱动函数接口。同时,针对Bootloader设计中程序跳转判断和中断向量表重定向问题,提出了更为通用的解决方案,并对该方案在不同MCU间的可移植性进行了研究。 ARM Cortex-M系列MCU是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领域的高性能、低功耗处理器。它们通常被用在那些对能耗和成本控制要求较高的系统中,比如物联网(IoT)设备。Cortex-M系列包括Cortex-M0, Cortex-M3, Cortex-M4等,这些处理器拥有不同的性能特性,但通常都具有丰富的外设支持和中断处理能力,非常适合于实时应用。 BIOS是"Basic Input/Output System"的缩写,意为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它是一套为计算机提供最低级别硬件控制和最基础服务的程序代码。在PC上,BIOS负责初始化硬件设备,并提供系统引导过程的执行环境。而在嵌入式系统中,BIOS通常被用来描述类似于PC上BIOS功能的固件程序,这些程序负责在操作系统的加载和运行之前,完成硬件的初始化和配置工作。 Bootloader是嵌入式系统中的一段启动代码,它在系统上电后首先被执行,用于建立内存空间映射,初始化系统堆栈,设置系统启动参数,并最终加载操作系统内核或用户应用程序。由于嵌入式设备的种类繁多,Bootloader的设计和实现复杂度较高,同时也对系统的可移植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挑战。 文章中提到的软件构件化,是指一种软件设计方法,它将系统拆分为多个独立的、可重用的软件构件。这些构件在开发过程中可以单独编写、测试和部署,从而提高编程的颗粒度和系统的可移植性。在嵌入式BIOS设计中,构件化方法可以有效地将底层硬件驱动和基础服务抽象化,形成标准化的接口,以便在不同的硬件平台上快速部署和适配。 在文章的具体实施中,作者设计了一种通用的Bootloader架构,它能够解决程序跳转判断和中断向量表重定向等关键技术问题。通过这种方法,Bootloader可以为多种Cortex-M系列MCU提供稳定可靠的引导服务,大大提高了嵌入式终端BIOS的可移植性。 文章还涉及了可移植性的研究,即研究如何将基于特定MCU设计的BIOS和Bootloader,轻松地迁移到其他的ARM Cortex-M系列MCU上。在实际应用中,可移植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开发效率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如果一个BIOS设计方案能够在不同的MCU上快速适配,那么它将显著减少开发周期和成本,并允许开发者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文章的作者来自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涉及的研究人员包括硕士生、博士生和教授等,这表明该研究是在高校的研究背景下进行的。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这进一步证明了该课题的重要性和潜在价值。 总体而言,这篇文章为ARM Cortex-M系列MCU的嵌入式系统开发人员提供了一种新的BIOS设计思路和方法,强调了可移植性和构件化设计的重要性,并展示了如何在多个MCU之间实现BIOS的灵活迁移。这对于提高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效率,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具有积极的意义。
- 粉丝: 133
- 资源: 23万+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