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是确保发电机组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电力供应的可靠性。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电厂作为供电的主要单位,其发电效率和稳定性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通过引入先进的控制技术与设备,有效地提高了发电机组的正常、可靠与稳定运行能力。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热控自动化系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到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因此,对热控自动化系统稳定性的分析和研究,对于提高电力供应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主要由分散控制系统、辅助控制系统、实时监控系统和视频网络监控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分散控制系统,也被称作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是由网间通信接口、现场过程控制接口、开发维护接口和运行操作接口等四个部分构成,这些接口相互独立,保证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辅助控制系统通常利用可编程控制器(PLC)的预设自动控制指令来实现热控系统的无人控制,进而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并提升了系统稳定性。实时监控系统负责对热控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分析运行状态,及时发现系统中的异常隐患,并对工作人员发出警告,以便进行排查和维护。视频网络监控系统则作为电厂安全运行的重要工具,对电厂运行过程进行实时和全面的监控,尤其是对那些无人检查和值班的地区,以及操作风险较大的地区进行重点监控,以确保电厂运行的安全性。
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系统信号传导的影响和热控设备检修模式的落后。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电力传输距离的增加和分布范围的扩大,从而使得信号传输需要更多的中间接口,导致信号传输效率下降。信号传输不及时、不到位会造成故障离散性加剧,影响热控系统控制逻辑的准确性和保护功能的实效性。此外,热控设备检修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定期检修模式,这种模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经济性较差,且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降低了电厂的生产效率和机组的安全稳定性。
为了提升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提升单元控制机组的智能化建设,通过引入先进的控制系统,如集散控制系统(DCS)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提高控制机组的灵敏度和运行效率,增强对机组运行的实时监控能力。对自动控制过程控制软件进行优化,优化系统控制范围和控制指标,增强系统抗干扰能力,提高系统过程控制处理能力,以满足现场监控应用的需求。再次,提高热控接地系统的抗干扰水平和稳定性,采取强弱电分离、屏蔽接地设施等措施,有效阻断和排除干扰源。合理强化顺序控制系统(Sequence Control System),提高操作人员技术,严格控制操作规程,防止误操作,有效减少机组启停时间,从而提升热控自动化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至关重要。通过对系统运行稳定性的深入分析,明确影响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优化和改进,可以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稳定电力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