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的应用是提升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关键环节。配电网自动化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供电可靠性、优化电能质量、改善服务以及实现经济运行,以适应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和市场改革。在实施自动化的过程中,需要遵循面向用户、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则,考虑不同地区和用户群体的需求。
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的应用主要包括对柱上开关、开闭所、配电变压器等设备的监控和协调,实现遥测、遥信、遥控的“三遥”功能,以及故障的快速识别和控制,以配合配电自动化主站进行网络重构和优化运行。系统的架构应是一个分层、分级、分布式的监控管理系统,遵循开放系统原则,按全分布式概念设计,通常分为配调中心层、变电站层、中压网层和低压网层。
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实现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供电可靠性。我国在1998年开始大规模城乡电网改造,但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和电力市场尚未完全市场化,配电自动化需根据具体需求逐步推进。实施过程中,应注重提高供电质量,如采用不停电施工、应用配电自动化设备,并结合系统管理水平的提升,减少计划停电和人为操作错误。
配电网自动化模式有多种方案,如变电站主断路器与馈线断路器配合方案,通过智能开关设备协同工作,实现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此外,还可以采用馈线自动化、环网自动化等模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技术路线。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配电网的应用旨在提升供电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为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通过合理规划和逐步实施,配电网自动化将有助于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电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