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辉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在传统技术体制锁定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该研究指出,传统能源汽车技术体制的路径依赖特性是阻碍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的关键因素。在这种体制下,产业倾向于继续依赖已有的、成熟的技术路径,而对新兴的、环保的新能源汽车技术采取保守态度。
新能源汽车技术,如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具有显著的环保优势,能够大幅度减少碳排放,同时在成本控制方面也有潜力。然而,尽管这些技术在理论上可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却面临困境,与传统能源汽车行业的稳步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现象可以被理解为传统能源汽车技术体制的锁定效应。
传统能源汽车技术体制锁定的形成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济性因素,即现有技术的投资回报率和规模经济使得新进入者或替代技术难以竞争;社会认知和消费者习惯,人们往往对熟悉的技术有更高的接受度;再次,政策和法规的惯性,政府的政策往往倾向于支持已有的技术体系;基础设施和产业链的配套,传统能源汽车的供应链和基础设施已经相当成熟,而新能源汽车则需要全新的建设。
针对这一问题,胡耀辉提出了共享型培育模式,这是一种旨在打破传统技术体制锁定的新策略。该模式主张通过政策引导、产业协同、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等方式,促进新能源汽车与传统能源汽车之间的资源共享,降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进入壁垒,提高其竞争力。共享型培育模式强调公共平台的建设,例如充电设施的共享,以及研发资源的开放,以便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此外,该研究还指出,要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政策层面的支持,包括提供财政补贴、优化税收政策,以及制定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法规;二是加强技术研发,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关键技术的突破;三是建立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消除消费者的“续航焦虑”;四是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通过教育和宣传改变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观念。
胡耀辉的研究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即通过理解并破解传统能源汽车技术体制的锁定,设计适合的培育模式,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不仅对于中国,也对全球其他面临类似问题的国家和地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