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了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下是对文章内容的知识点详细解读。
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现状。201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1868亿美元,增长了5.1%,略低于全国商品外贸总额的增长速度。其中,出口额为6980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34.1%,增长了5.6%,但增速低于全国外贸出口增速2.3个百分点。进口额为4888亿美元,增长了4.5%,略高于全国外贸进口增速。计算机、家用电器、通信设备是出口的主要产品,其中计算机出口占比达到34.13%,家电和通信设备分别占比12.98%和21.39%。电子元件、电子器件及电子原材料的国际市场份额较低,这表明出口产品结构存在不合理的问题。
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产品结构不合理,计算机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较高,而电子元件和电子器件等低附加值产品出口较少。加工贸易成为主要出口方式,而非一般贸易。出口区域集中在欧美和亚洲。自主创新能力较差,技术创新能力是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但我国在核心技术上存在依赖,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人才结构不合理,电子信息产业对知识和技术要求极高,但我国人才分布呈现橄榄型结构,缺乏高层次专业人才和技能型工人。
为了改变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一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产品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提升国际竞争力。二是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国家应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加科研投入,同时企业要充分利用政策优惠,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加工深度。三是重视电子信息产业人才的培养,政府或企业应投资于人才的进一步培训和潜在人才的开发,并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四是完善相关法律,严厉打击盗版和假冒伪劣行为,为电子信息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和改善法律环境等多个方面着手。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出口质量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