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十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论语)十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学案.doc
2.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资源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上传者)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反映了儒家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理念。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教导涉及广泛,包括个人修养、社会伦理、政治治理等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学习《论语》十则,首先要掌握文言词语,如“愠”意为生气,“罔”表示迷惑,“殆”指危险或疑惑,“说”通“悦”,意为快乐,“省”指反省,“传”在此处指传授的知识,“女”通“汝”,即你,“知”通“智”,智慧。这些词汇是理解《论语》的基础。 课文中提到了几个重要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学习要反复实践,这样才能获得乐趣。“吾日三省吾身”意味着每日自我反省,提高自我修养。“温故而知新”表明复习旧知识能帮助我们领悟新知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诫我们要结合思考和学习,避免盲目学习导致的迷惑和只思考不学习带来的危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的重要伦理原则,它提倡人们应尊重他人,不要做自己不愿意别人对自己做的事,体现了儒家的仁爱精神。对于这一原则,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检测题中,需要填写的空白包括《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孔子的名和字,以及他所处的时期和他的身份,即教育家和思想家;成语如“温故知新”、“学而不厌”等皆出自《论语》。 通假字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现象,如“说”通“悦”,“女”通“汝”,“知”通“智”。在给出的句子中,“不亦说乎?”“诲女知之乎?”“是知也。”中的“说”、“女”、“知”都是通假字。 “而”的用法分为顺接和转折两类。顺接表示动作的连续性,如(1)、(2)、(4);转折表示转折关系,如(3)、(5)。理解这些用法有助于准确地翻译文言文。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言文,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味着学习然后经常实践,不是很愉快吗?“择其善者而从之”表示选择别人的优点来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说多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表达的是默默记住知识,学习永不满足,教人不知疲倦,这些都是孔子自问是否做到了的品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指的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警示我们学习与思考要相辅相成。“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则是问自己是否尽心尽力地为他人考虑,是否诚信对待朋友,是否复习传授的知识。 简答题中,孔子认为从师应该谦虚求教,不论对方的身份高低。承认自己的无知是真知,因为这表现出诚实的态度,能够促使人不断求知。对“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的理解是,只有真正热爱学习,才能全身心投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粉丝: 0
- 资源: 8万+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