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分钟》是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程中的一篇重要课文,它以诗歌的形式描绘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的重要时刻,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情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这篇教案的目标是让学生认识五个生字,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并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鼓励学生收集与诗歌相关的资料,如香港的历史背景、风土人情以及回归时的情景,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导入新课时,教师通过回顾历史,引导学生回忆香港回归的那一天,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情感投入。
在初读感知环节,学生需要独立阅读,读准字音,理解难懂的词汇,并思考每节诗的主要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存在的疑问,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讨论交流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例如,通过第1节,学生应能感受到中国人在迎接香港回归时的激动心情;第2、3节则展示了百年的沧桑和国家崛起的自豪感;第4节中的“第一朵紫荆”象征着香港的新生,学生需要读出期待和希望的情感。通过对“最后一分钟”的反复提及,学生应能体会到诗人对这一历史时刻的珍视和情感的累积。
在体会诗歌内容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进一步深化对诗歌主题的理解,认识到中国强大的意义,以及中国人民对祖国领土完整和和平统一的期盼。观看香港回归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可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使他们更加深刻地体验到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课后的作业布置则要求学生阅读更多关于香港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变迁,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思考。
教学反思部分,教师指出《最后一分钟》这首诗虽然语言凝练,但含义深远,可能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还表达了对诗歌教育的思考,认为诵读诗歌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提出是否应该在教学中引入更多诗歌,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化素养。
这篇教案旨在通过深入研读诗歌《最后一分钟》,让学生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感受国家的发展变化,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体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