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是预防和减轻山洪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这份文档主要讨论了山洪灾害预警指标的确定、典型区域的划分以及临界雨量的计算方法,旨在建立一套科学的预警系统,提高灾害防范能力。
1. **预警等级与指标**
- 预警等级分为三级:Ⅲ级(告知性预警,黄色)、Ⅱ级(警戒性预警,橙色)和Ⅰ级(紧急性预警,红色)。这些等级基于实时降雨量、水位和预报情况来判断是否发布预警。
- 例如,当预报降雨量接近或达到告知性预警临界值,或水位接近预警参考值时,会发布Ⅲ级预警。
2. **山洪灾害典型区的划分**
- 典型区的选择要考虑雨量站点的分布、历史灾害记录、人口密度和地理特征等因素。
- 典型区域被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非易发区,以指导不同的防御策略。高易发区应采取严格管理和居民搬迁措施,中易发区需有防护措施,低易发区和非易发区则相对较安全。
3. **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
- 临界雨量是指引发山洪灾害的最小降雨量或强度。它对灾害防治至关重要。
- 分析计算通常基于区域内有充足数据的站点,对于数据匮乏的地区,可以结合气象站资料进行补充。
- 计算过程包括单站临界雨量分析,再扩展到区域临界雨量。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建议先计算单站值,再推算区域值。
4. **方法应用**
- 在辽宁等地区,由于资料限制,可能会合并分析溪河洪水、滑坡和泥石流的临界雨量。
- 对于数据充足的区域,直接计算典型区域的临界雨量;数据不足时,需借助现有雨量站网和气象站资料。
通过以上分析,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的关键在于准确预测临界雨量,合理划分风险区域,并依据不同等级的预警采取相应应对措施。这一系统的建立和优化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山洪灾害损失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