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消毒剂使用管理规定】
消毒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常见的消毒剂种类繁多,包括医用酒精、新洁尔灭、石碳酸、来苏儿、过氧乙酸和含氯消毒剂以及戊二醛等。每种消毒剂都有其特定的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1. **医用酒精**:通常采用75%浓度,适用于皮肤消毒,具有快速杀菌作用,尤其对细菌繁殖体和一般病毒效果良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市售和自配的75%酒精并不保证无菌。
2. **新洁尔灭**:常配制成1%水溶液,对皮肤消毒效果好,特别适合清洁和消毒器械,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强,但对绿脓杆菌作用有限。避免与肥皂或其他洗涤剂混合使用。
3. **石碳酸(苯酚)**:3%-5%的水溶液用于消毒,可杀灭大部分病原微生物繁殖体,但对芽孢作用较弱,且对金属有腐蚀性,不适合食品和药品相关的容器消毒。
4. **来苏儿**:2%的水溶液适用于皮肤消毒,而5%的水溶液可用于玻璃和器械消毒。来苏儿毒性较强,需谨慎使用。
5. **过氧乙酸**:0.2%-0.5%的浓度适用于皮肤消毒,具有广谱杀菌效果,对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和某些病毒都有作用。原液为12%,使用前需稀释,并避免接触金属,因为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
6. **含氯消毒剂**:500-1000mg/L的浓度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繁殖体和部分真菌、病毒,但对芽孢和分期杆菌可能需要更高浓度和更长时间。含氯消毒剂对金属有腐蚀性,其抗菌效能受pH值影响。
7. **戊二醛**:2%的水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剂,对芽孢、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病毒及真菌都有很好的杀灭作用,适用于精密仪器的消毒,对金属无腐蚀性。
消毒液的配制和更换应当由指定的检验员执行,确保使用灭菌水,并在配制后静置一段时间再使用。消毒液的浓度和作用时间需根据具体消毒对象和消毒剂种类进行调整。例如,75%酒精作用30分钟,0.1%新洁尔灭作用10分钟等。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场景下的消毒方法也有所不同。如皮肤消毒可选用75%酒精、2%来苏儿、0.1%新洁尔灭或0.2%过氧乙酸。实验室地面消毒则可以选择0.1%过氧乙酸拖地或含氯消毒液喷洒。实验台面等物体表面的消毒可使用0.2%~0.5%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液。若遇到生物因子污染,应立即用相应的消毒液覆盖并保持一定时间,同时对可能被污染的实验人员体表进行消毒。
在处理特殊污染情况,如生物因子污染时,除了使用指定的消毒液,还应注意对仪器设备的消毒。例如,轻微污染的设备可使用75%酒精擦拭,严重污染则可能需要戊二醛处理。
正确使用和管理消毒剂是保障个人健康和实验室安全的关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遵循正确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并做好使用记录。同时,注意消毒剂的储存和使用安全,防止不必要的化学反应和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