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规合一中的空间大数据解决方案
####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多种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降低了行政审批效率,阻碍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此,“多规合一”应运而生,旨在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实现“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从而优化空间布局、有效配置土地资源、提高政府空间管控水平和治理能力。
#### 二、“多规合一”的背景及意义
1. **背景**:
- 规划冲突: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存在技术标准不同、规划期限不同、规划主体不同、规划目标不同的问题。
- 生态环境破坏:城市边界无序扩张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 行政审批难题: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遇到诸多难题,如规划冲突、数据不一致等。
2. **意义**:
- 解决现有各类规划之间的矛盾,实现规划的有效衔接。
- 提升政府的决策力和公信力。
- 优化空间资源配置,促进可持续发展。
#### 三、空间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1. **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大数据资源、政务地理空间信息、行业专题数据等进行ETL(抽取、转换、加载)、产品加工、清洗比对等工作,构建标准化的大数据库。
2. **数据分析能力**:利用大数据分析挖掘系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规划编制、项目审批、规划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3. **数据获取能力**:建立多渠道数据获取机制,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4. **数据展示应用**:通过大数据可视化系统、移动终端应用系统等手段,使数据更加直观易懂,便于决策者使用。
#### 四、“多规合一”整体方案
1. **规划编制**:对各类规划数据进行整合处理,识别并解决规划间的冲突,生成矛盾图斑,并制定相应的冲突解决标准。
2. **项目审批**:依托于大数据分析系统,实现项目的在线定制服务,提高审批效率。
3. **规划监管**:通过大数据平台,实现对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控,确保规划的有效执行。
#### 五、案例分析——海南省“多规合一”
1. **海南省总体规划概述**:
- 整合了37个厅局的500余项资源,其中包括106项空间地理项和198项行业基础空间数据项。
- 通过大数据技术解决了耕地、林地、城乡规划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图斑问题。
- 形成了陆海统筹协调、地类规划属性唯一、科学详实规范的“一张蓝图”。
2. **具体实践**:
- **矛盾图斑识别与处理**:利用高分辨率影像等技术手段,识别出海南岛范围内耕地、林地、城乡规划建设用地间的矛盾图斑72.1万块,面积达1587平方公里。
- **刚性约束指标**:设定基本农田保有量、林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建设用地面积、自然岸线保有量等地表覆盖数据的刚性约束指标。
- **地块调整与区域平衡**:在刚性约束指标的指导下,通过地块调整和区域平衡的方式,解决耕地与建设用地、林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冲突。
#### 六、结论
“多规合一”结合空间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在解决规划冲突、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对海南省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多规合一”不仅能够实现规划的有效衔接,还能有效提升政府空间管控能力和治理水平,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多规合一”模式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为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提供更多有益的经验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