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科目,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等多个领域。以下是根据题目内容解析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再造想象**:在教育过程中,再造想象是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或情境进行重新构建的心理过程,有助于理解和消化新知识。
2. **同学的主体性和客体性**:学生既是训练过程的参与者(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需要被尊重和鼓励自我发展;同时,他们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教育。
3. **《未成年人爱护法》**:法律规定学校应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的教育,以及青春期教育,体现了对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关注。
4. **影响学前训练的社会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这些因素决定了学前教育资源的分配、教育理念和方式等。
5. **知觉的特性**:例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体现的是知觉的理解性,人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去解读信息。
6. **人际吸引**: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以及互相理解与支持,这是良好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的基础。
7. **训练方针**:国家或机构制定的教育目标和方向,指导教育实践。
8.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适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学习。
9. **把握知识与智力结合的规律**:强调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0. **知觉的整体性**:《茉莉花》的例子说明,尽管演奏乐器不同,我们仍能识别出曲调,这是知觉的整体性体现。
11. **义务教育经费**:县级以上政府需建立完善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和管理制度。
12. **资源管理策略**:不仅包括时间管理,还包括任务管理、环境管理等,全面提高学习效率。
13. **学前训练学的独立**:标志着学前教育专业化的开始。
14. **教学策略**: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活动方案。
15. **遗忘规律**:遗忘进程通常是先快后慢,具有选择性遗忘和干扰遗忘等特点。
16. **直觉思维**:“灵感”在艺术和科学创新中属于直觉思维的一种表现。
17. **稳定的看法和品德形成**:经过内化阶段,稳定的看法和品德逐渐形成。
18. **未成年人保护法**: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实施教育感化、挽救,应以教育为主,惩处为辅。
19. **德育原则**:“敬重同学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是教育实践中重要的德育原则。
20. **培育幼儿良好品德**:可以通过榜样示范、道德教育活动、家园合作等方式进行。
21. **同学性格差异及其训练意义**:了解和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有利于个性化教学和全面发展。
22. **教学过程四部分**:导入新课、展开新课、巩固新课、课堂小结。
23. **最稳定的学习动机**:认知内驱力是持续的、内在的学习动力。
24. **学校与同学的关系**:具有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25. **我国小学教学原那么**:通常包括启发性、直观性、巩固性、量力性、因材施教等原则。
26. **教学机灵**:教师面对突发情况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
27. **甲同学学习动机问题**:甲同学的学习动力下降源于成绩下滑、家庭压力和教师负面评价,教师应激发其自信心,提供支持和积极反馈。
28. **个人本位论代表**:卢梭主张教育应遵循人的自然天性,注重个体发展。
29. **操作性条件反射教学应用**: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利用强化原理,设计特定的学习序列。
30. **幼儿训练**:包括幼儿的情感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等方面,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31. **影响性格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个人经历等都会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32. **学习迁移现象**:小王和小张的例子说明先前学习的经验可以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促进技能的发展。
33. **训练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都忽视了训练的社会性,认为训练起源于本能或模仿。
34. **教育的社会性**:训练起源论中生物起源和心理起源论都未能认识到训练的集体和社会功能。
以上内容是对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部分题目的知识点解析,涵盖了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考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