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X卫生院传染病报告质量自查方案解析
#### 一、背景与目的
- **背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及金卫计通[2017]251号文件的要求,XX卫生院制定了2017年的传染病报告质量自查方案,旨在规范并提升传染病报告管理水平。
- **目的**:此自查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全面了解并掌握当地医疗机构在传染病报告及管理方面的现状,同时提供指导,以确保传染病报告工作的规范化,并逐步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
#### 二、调查对象、方式与范围
- **调查对象**:主要针对卫生院本身以及其管辖下的各村卫生室。
- **调查方式**: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由卫生院组织专门团队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
- **调查范围**:覆盖整个卫生院及其下属的所有村卫生室。
#### 三、调查内容与方法
- **1. 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
- 卫生院需制定具体的传染病报告工作流程,并明确各个科室的责任。
- 需要建立健全一系列管理制度,如传染病的诊断、登记、报告、培训、质量管理及自查等。
- 明确负责自查工作的人员,包括分管院长及临床科室主任等,并规定自查的具体内容,如报告的完整性与时效性等。
- 对于存在的问题,如漏报或报告不及时等情况,应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 定期对医护人员,特别是新入职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传染病报告管理的培训与考核。
- **2. 登记与报告**
- **门诊日志与出入院登记**:确保所有相关科室的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本(或电子病历)项目设置齐全且填写规范。
- 门诊日志至少包括10项基本信息: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有效证件号、现住址、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
- 出入院登记至少包含11项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有效证件号、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
- **检验部门与影像部门**:查阅这些部门的登记本,确保登记项目的齐全与规范,特别是异常结果的反馈机制。
- **3. 人员及设备配备**
- 确立或指定具体部门和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 根据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配备相应数量的专(兼)职人员。
- 配备必要的网络直报设备,如专用计算机、上网设备等,并确保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 **4. 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中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
- 检查医院的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是否具备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以及能否自动打印传染病报告卡。
- **5. 传染病报告质量**
- 评估指标包括:报告率、报告及时率、纸质报告卡填写信息完整率、准确率以及纸质报告卡与网络报告信息的一致率。
- 通过查阅原始诊疗登记来评估报告质量。
- 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
- **报告率**:计算公式为报告病例数除以实查病例数再乘以100%。
- **报告及时率**:甲类及采取甲类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的报告时间应在诊断后2小时内,其他乙、丙类传染病应在24小时内完成报告。
- **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检查纸质报告卡上的关键信息是否齐全。
- **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率**:检查关键信息的填写是否准确无误。
通过以上内容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看出XX卫生院传染病报告质量自查方案是一个非常全面且细致的方案,它不仅涵盖了从管理流程到具体执行层面的各项细节,还特别强调了信息技术的应用,这对于提高传染病报告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