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馆于2006年率先引进了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开启了国内图书馆RFID应用的先河。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下降,RFID在图书馆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多家知名图书馆都已实施了RFID系统。
第二章系统介绍
RFID图书管理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 系统总体架构:通常包括RFID标签、读写器、天线、系统软件以及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接口。RFID标签贴在每本书上,存储图书信息;读写器负责读取或写入标签数据;天线则负责传输射频信号;系统软件处理数据,实现图书管理的各种功能;接口用于与图书馆的OPAC(在线公共访问目录)和其他自动化系统对接。
2. 系统功能介绍:RFID系统能够实现快速借阅、归还,通过自动化的流水线操作大大减少人工干预;智能盘点,通过移动读写器快速完成大量图书的库存检查;安全防盗,RFID标签可以与门禁系统配合,防止未授权的图书离馆;此外,还包括图书定位、自助服务终端等功能。
3. 主要设备介绍:主要包括RFID标签、固定式读写器、手持式读写器、自助借还书机、门禁系统等。这些设备根据图书馆的具体需求进行配置。
4. 与后台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接口:RFID系统需与图书馆的ILS(集成图书馆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确保图书的流通状态、馆藏信息等同步更新。
第三章系统应用优势
1. 简化借还书流程:读者可以通过自助服务终端快速完成借阅和归还,减少了排队等待时间,提高了服务效率。
2. 降低盘点和查找工作量:RFID技术使得盘点工作从耗时的逐本核对转变为快速扫描,查找遗失书籍也更为便捷。
3. 提高防盗系统的安全性:RFID标签与防盗门禁相结合,能有效防止图书被盗。
4. 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自动化系统减轻了员工的重复劳动,使他们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务质量提升上。
5. 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快速的服务和准确的图书定位提高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第四章系统配置方案
1. 系统服务器软硬件配置:服务器需要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来处理RFID系统产生的大量数据,同时需要选择稳定可靠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2. 设备配置方案1——分楼层:根据图书馆的布局,每层楼设置相应的读写器和自助服务终端,确保覆盖范围内的所有图书都能被有效识别。
3. 设备配置方案2——全开架方式:适用于开放式的图书布局,每个书架附近配备读写器,便于读者自主查找和归还图书。
总结,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图书管理的效率,优化了服务流程,还为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支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RFID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将更加深入和广泛,持续推动图书馆向着智能化、人性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