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结题研究报告聚焦于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创新人才培养。报告指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在全球科技快速发展、知识经济崛起的背景下,应对国际竞争和提升国民素质的必然选择。
上世纪80年代的自然课改革,以默耕老师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工作者引入了国外的“探究-研讨法”,旨在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自我探究能力。然而,过去的教学模式过于重视知识传授,而轻视了过程体验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后的《科学课》则强调探究学习和学生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创新能力。
报告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的四个主要结构框架:
1. 课堂教学:研究如何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提问、假设、实验设计、事实收集、合作讨论和结论得出,有效培养创新能力。
2.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索如何利用大自然和远程教育资源,以及现有的教学资源,以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3. 课外活动:通过自然科学兴趣小组活动,如小制作、小论文、小创造、小发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
4. 教学评价:改革评价方法,确保评价体系能够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报告还深入探讨了创新能力的理论成果,包括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理解和形成因素。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产生新想法和事物的能力,还包括创新意识、兴趣、胆量、决心和技能的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任何独立思考的成果,即使简单或幼稚,都应被视为创新并给予鼓励。
课堂教学和兴趣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两大途径,两者相辅相成。课堂教学侧重于激发兴趣、引导探究和培养发散思维,而兴趣活动则通过兴趣小组、科技创新和农科教结合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为了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兴趣活动,而评价改革则是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重要手段。
该研究报告提供了小学科学课培养创新能力的全面策略,旨在通过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和发挥科学教育的潜力,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