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儿童语文教育的关键阶段,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核心位置。《新课程标准》强调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因为识字是学生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桥梁,直接影响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具有深远影响。识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和词语,还要让他们掌握字的读音、字形、字义,以及基本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
识字教学历史悠久,中国古代就有诸如《急就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教材。传统的识字教育以集中识字、分散识字、注音识字等多种方式进行,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局限性。例如,注音识字利用汉语拼音帮助阅读,但可能忽视字形,导致错别字问题;集中识字适合有口语基础的学生,但对于无口语基础的学生,遗忘率较高。
识字教学的理论依据在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系统理论强调识字教学与多个元素的有机联系,包括教材、教师、学生、结构、方法、注意力等。教师需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识字法,如字理识字、表象训练等,以提高识字效率和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通过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例如,初期教育应教授学生自主识字的策略,增强他们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同时,识字过程应结合知觉、声音和意义,使学生在记忆中建立字词与客观世界的联系。布鲁纳认为,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因此,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消除学生的恐惧感,激励他们积极参与识字活动至关重要。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过程,教师需要结合不同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效地掌握汉字,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识字,更要激发他们对汉字文化的热爱和对学习的持久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