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本报告详述了一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过程,旨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编程相结合,深入理解并应用ARP、IP和TCP等关键网络协议。实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涉及数据包的封装发送和解析,第二部分为可选的网络应用小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标与要求**
1. **实验目的**:
- 将抽象的网络协议概念与编程技术融合,通过编程实践来理解ARP、IP和TCP协议的工作原理。
- 掌握协议帧的结构,了解它们如何在网络中传输,并学习如何封装和解析这些数据包。
2. **实验要求**:
- 使用Winpcap技术和Socket技术,封装并发送ARP/IP/TCP数据包至局域网,并捕获并解析网络中的数据包,同时记录在日志文件中。
- 实现一个小组项目,选择并设计一个网络应用程序,以进一步理解和提升网络协议编程能力。
**二、实验环境与设备**
1. **实验硬件**:
- 计算机:联想ThinkPad T430u
- 处理器:Intel i5,主频1.8Hz
- 网卡:Realtek PCIe GBE和Broadcom 802.11n
2. **实验软件**:
- 操作系统:Windows 10
- 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2015 Pro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1:数据包的封装发送和解析(ARP/IP/TCP)**
1. **实验内容**:
- 目标:封装IP数据包,发送至局域网,并捕获解析IP数据包,显示其头部字段,同时记录日志。
- 功能:程序以命令行形式运行,利用Winpcap访问网卡,手动封装IP数据报,发送后捕获并解析。
2. **主要步骤**:
- 设计:获取设备列表,选择适配器,定义IP结构体,设置日志文件,设定过滤器,编写数据包,设置抓包和解析函数。
- 实现:使用`pcap.h`库,定义了`ip_address`结构体和`ip_header`结构体,以处理IP数据包。`packet_handler`函数用于处理捕获到的数据包。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实现Winpcap库的功能,例如捕获网络接口的数据包,构造IP首部,设置数据包的各个字段,如版本、服务类型、总长度、标识、标志、TTL、协议等。同时,学生还需要处理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以及解析后的结果显示和日志记录。
**四、实验收获与总结**
通过这个课程设计,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网络协议的运作机制,还能提高编程和团队协作能力。实验1的完成,使学生具备了使用Winpcap进行网络数据包捕获和分析的能力,而实验2则鼓励他们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网络应用程序开发,进一步巩固了网络编程的技能。
这个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项目是一次全面的、实践性强的学习体验,不仅强化了理论知识,也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