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电流选线装置综述】
小电流选线装置是电力系统中用于解决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检测和定位的重要设备。在电力系统中,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技术问题,包括供电可靠性、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绝缘水平、过电压保护、继电保护和通信干扰等。常见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分为大电流接地系统(直接接地、经小电抗接地、经低阻接地)和小电流接地系统(经高阻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不接地)。其中,小电流接地系统在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不形成短路回路,可以继续运行一段时间,但非故障相电压上升,可能引发弧光过电压,故需快速定位并排除故障。
传统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是通过监测母线零序电压,然后人工逐条线路拉闸,这种方法既耗时又影响供电稳定性,增加了用户的停电损失。因此,科研人员开发了多种小电流选线装置,如基于零序功率方向、零序电流最大、谐波电流方向、首半波、能量法、"S注入法"和导纳法的判据。然而,实际运行中这些装置的故障选线正确率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包括故障信号微弱、信息复杂、采样能力不足和计算速度慢。
国外对小电流选线装置的研究各有特色。例如,俄罗斯在非有效接地方式下,发展了零序过电流保护算法和群体比幅比相法,研制出多代选线设备;日本主要依据零序电流的无功方向进行选线,结合配电网自动化升级,采用神经网络技术;法国则从有效接地方式转向小电流接地,利用有功电流选线,并采用小波变换和Prony方法提高选线准确性。美国虽然较少应用小电流接地系统,但IEEE近年来呼吁加强相关研究。
在中国,从1970年代起,已有多家公司和高校研发了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如邯郸电力自动化研究的02-LH、自动化控制设备厂的XJD系列、许继电气股份的ZD系列、华北电力大学的1-ML和MLA型等。近年来,通过模式识别、模糊推理和小波分析等先进技术,提升了故障信息提取的可靠性。
小电流选线装置的发展旨在提高故障定位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因故障导致的停电时间和经济损失。未来的研究将继续聚焦于提高选线装置的智能化水平、增强抗干扰能力和优化故障信息处理算法,以更好地服务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