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消防安全是任何机构,尤其是学校和幼儿园必须重视的重要环节,因为这些地方往往人员密集,火灾风险相对较高。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预防火灾、保障师生安全的关键步骤。
4.1 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
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是提升师生消防安全意识的基础。学校和幼儿园需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至少每半年一次,确保所有教职员工熟悉消防法规和内部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各部门负责人应随时进行教育和培训,新入职和转岗人员需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通过将消防安全知识融入教学和培训,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对学生进行防火、灭火和疏散逃生常识的普及。此外,还应在公共区域展示消防安全教育图画,组织各类消防宣传活动。
4.1.2 宣传教育和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应涵盖消防法律法规、单位火灾风险、消防设施的使用、报火警、初期火灾扑救、逃生自救技巧、疏散学生和幼儿的知识以及火灾案例分析。这些内容旨在让每个人了解其职责,提高火灾应对能力。
4.1.3 消防安全专门培训人员
特定人员,如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专职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人员、特殊工种人员以及讲授消防课程的教师,都需接受专业培训,并确保持证上岗,以确保他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
4.2 防火巡查与检查
防火巡查和检查是确保消防安全制度执行和防火措施落实的有效手段。学校和幼儿园应定期进行巡查,明确检查人员、内容、部位和频率,并做好记录。巡查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消除火灾隐患,如发现火灾应立即报警并扑救。夜间防火巡查尤其重要,每2小时进行一次,重点关注用火用电安全、疏散通道畅通、消防设施完好等情况。
4.2.3 全面防火检查
学校和幼儿园每月应至少进行全面的防火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火灾隐患整改、安全疏散设施、消防水源、灭火器材、用火用电安全、员工消防知识掌握、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防火防爆措施、消防控制室运行和防火巡查记录等,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4.2.4 建筑消防设施功能检查
每季度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功能性检查,包括手动和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水泵、备用发电机、消火栓压力、消防电梯以及防烟排烟设施的运行状况,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有效地响应。
4.3.0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
确保防火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等设施正常工作,保持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不得堵塞或上锁,提供清晰的疏散示意图,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操作培训,是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快速、有序地疏散人员的重要措施。
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对于预防火灾、保护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通过有效的教育、培训、巡查和检查,以及规范的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可以显著提高学校和幼儿园的消防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