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内核情景分析知识点概览 #### 一、预备知识 **1.1 Linux内核简介** - **定义与作用**:Linux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管理和协调计算机硬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友好的操作环境。 - **发展历史**:自1991年由Linus Torvalds发布以来,Linux内核经历了多次迭代和优化,成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操作系统内核之一。 - **主要特点**: - 开放源代码:遵循GPL许可协议。 - 高度可定制:支持多种处理器架构和硬件平台。 - 社区驱动:拥有庞大的开发者和用户社区。 **1.2 Intel X86 CPU系列的寻址方式** - **寻址模式**:包括直接寻址、间接寻址、立即数寻址等。 - **分段与分页**:X86体系结构通过分段机制实现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而分页机制进一步细化了这一过程,提高了内存管理效率。 - **保护模式**:在保护模式下,内核能够利用更细粒度的访问控制策略来保护内存。 **1.3 i386的页式内存管理机制** - **页表结构**:包含多级页表,用于实现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 **快表TLB**:用于加速地址转换过程。 - **上下文切换**:在不同任务之间切换时更新页表。 **1.4 Linux内核源代码中的C语言代码** - **编程规范**:遵循特定的编码风格和注释规则。 - **数据结构**:广泛使用链表、散列表等数据结构来高效管理资源。 - **模块化设计**:将内核功能划分为多个独立的模块,便于维护和扩展。 **1.5 Linux内核源代码中的汇编语言代码** - **关键功能实现**:如中断处理、上下文切换等。 - **性能优化**:针对特定硬件平台进行优化。 - **直接硬件访问**:直接控制硬件资源,实现低级别的操作。 #### 二、存储管理 **2.1 Linux内存管理的基本框架** - **分层设计**:从物理层到虚拟层,再到用户空间。 - **虚拟内存**:将物理内存抽象为虚拟内存空间。 - **内存分配器**:如slab分配器,负责高效地分配和回收内存。 **2.2 地址映射的全过程** - **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通过页表进行。 - **页表层次结构**:通常采用多级页表。 - **上下文切换时的页表更新**:确保每个进程都有独立的虚拟内存空间。 **2.3 几个重要的数据结构和函数** - **数据结构**:如page结构体、mm_struct结构体等。 - **关键函数**:如`alloc_pages()`、`free_pages()`等。 **2.4 越界访问** - **原因分析**:通常由于错误的指针操作或数组访问引起。 - **检测机制**:通过硬件陷阱或软件检查防止非法访问。 **2.5 用户堆栈的扩展** - **自动增长**:当用户堆栈不足时自动增长。 - **限制设置**:为了避免过度消耗内存,会设置最大堆栈大小限制。 **2.6 物理页面的使用和周转** - **页面状态**:空闲、已分配、脏页等。 - **页面回收**:通过页面回收算法释放未使用的页面。 **2.7 物理页面的分配** - **分配策略**:根据需求选择最合适的页面。 - **分配算法**:如最佳适应、首次适应等。 **2.8 页面的定期换出** - **置换算法**:如LRU、FIFO等。 - **触发条件**:当内存不足时触发页面换出。 **2.9 页面的换入** - **读取数据**:从磁盘读取数据到物理内存。 - **页面标记**:标记页面状态为有效。 **2.10 内核缓冲区的管理** - **缓冲区类型**:如I/O缓冲区、文件系统缓冲区等。 - **缓冲区管理算法**:如LRU替换策略。 **2.11 外部设备存储空间的地址映射** - **设备内存映射**:将设备内存映射到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 - **直接内存访问(DMA)**:允许设备直接访问内存,提高效率。 **2.12 系统调用brk()** - **功能描述**:调整进程的数据段大小。 - **应用场景**:动态增加或减少堆内存大小。 **2.13 系统调用mmap()** - **功能描述**:映射文件或设备到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 - **应用场景**:实现文件映射、内存映射文件共享等功能。 #### 三、中断、异常和系统调用 **3.1 X86 CPU对中断的硬件支持** - **中断请求IRQ**:外部设备发出的中断请求。 - **异常**:由CPU内部产生的事件触发。 - **中断向量表**:用于存储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3.2 中断向量表IDT的初始化** - **初始化过程**:在系统启动早期完成。 - **IDT结构**:包含所有中断和异常处理程序的指针。 **3.3 中断请求队列的初始化** - **队列结构**:用于管理等待处理的中断请求。 - **初始化时机**:通常在系统启动过程中完成。 **3.4 中断的响应和服务** - **中断响应**:保存现场,查找中断向量,执行中断处理程序。 - **中断服务**:处理具体的中断事件。 **3.5 软中断与BottomHalf** - **软中断**:由软件触发,通常用于处理延后的工作。 - **BottomHalf**:在中断处理完成后继续执行的任务。 **3.6 页面异常的进入和返回** - **异常处理**:当发生页面故障时,内核需要进行异常处理。 - **异常返回**:恢复现场并继续执行引发异常的指令。 **3.7 时钟中断** - **定时器中断**:周期性发生的中断,用于时间管理。 - **时钟管理**:更新系统时钟,调度进程等。 **3.8 系统调用** - **系统调用接口**:提供用户程序与内核交互的途径。 - **常见系统调用**:如open()、read()、write()等。 **3.9 系统调用号与跳转表** - **系统调用号**:用于标识不同的系统调用。 - **跳转表**:将系统调用号映射到具体的处理函数。 #### 四、进程与进程调度 **4.1 进程四要素** - **进程标识符**:唯一标识进程的ID。 - **进程状态**:运行、就绪、阻塞等。 - **进程控制块PCB**:记录进程相关信息的结构。 - **进程上下文**:包括寄存器值、栈等。 **4.2 进程三部曲:创建、执行与消亡** - **创建**:使用fork()、vfork()等系统调用创建子进程。 - **执行**:进程在CPU上运行。 - **消亡**:通过exit()、_exit()等系统调用结束进程。 **4.3 系统调用fork()、vfork()与clone()** - **fork()**:创建一个与父进程几乎完全相同的子进程。 - **vfork()**:创建一个子进程,并且子进程优先于父进程运行,直到它执行完一个特定的操作。 - **clone()**:更加灵活的进程创建方法,可以指定不同的标志来控制新进程的行为。 **4.4 系统调用execve()** - **功能描述**:加载并执行一个新的程序。 - **参数解析**:指定要执行的程序路径及参数。 **4.5 系统调用exit()与wait4()** - **exit()**:结束当前进程。 - **wait4()**:等待子进程结束,并获取子进程的状态信息。 **4.6 进程的调度与切换** - **调度算法**:如优先级调度、轮转调度等。 - **上下文切换**:保存当前进程的上下文,并恢复下一个进程的上下文。 **4.7 强制性调度** - **触发条件**:如时间片用尽、更高优先级的进程到达等。 - **调度策略**:决定哪个进程被选中执行。 **4.8 系统调用nanosleep()和pause()** - **nanosleep()**:挂起当前进程一定的时间。 - **pause()**:挂起当前进程直到接收到一个信号。 **4.9 内核中的互斥操作** - **互斥锁**:用于保护共享资源不被并发访问。 - **自旋锁**:在短时间内尝试获取锁时使用,避免不必要的上下文切换。 #### 五、文件系统 **5.1 概述** - **文件系统定义**:用于组织和管理存储介质上的文件。 - **层次结构**:树状目录结构。 - **文件属性**:如权限、所有者、创建时间等。 **5.2 从路径名到目标节点** - **路径解析**:将相对或绝对路径转换为目标文件或目录。 - **符号链接**:指向另一个文件的引用。 **5.3 访问权限与文件安全性** - **权限模型**:所有者权限、组权限、其他人权限。 - **安全机制**:如SELinux、AppArmor等。 **5.4 文件系统的安装和拆卸** - **挂载点**:文件系统挂载的位置。 - **挂载选项**:如只读、同步写入等。 **5.5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 **打开文件**:使用open()系统调用。 - **关闭文件**:使用close()系统调用。 **5.6 文件的写与读** - **读写操作**:使用read()、write()系统调用。 - **读写模式**:如顺序读写、随机读写等。 **5.7 其他文件操作** - **文件定位**:使用lseek()系统调用改变文件位置指针。 - **文件属性操作**:如chmod()、chown()等。 **5.8 特殊文件系统/proc** - **/proc文件系统**:提供了一个查看和控制内核及进程信息的接口。 - **文件结构**:以数字表示进程ID,包含进程相关信息。 #### 六、传统的Unix进程间通信 **6.1 概述** - **进程间通信IPC**:允许不同进程之间交换数据和同步。 - **通信方式**: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等。 **6.2 管道和系统调用pipe()** - **管道概念**:一种特殊的文件,用于连接两个进程。 - **系统调用pipe()**:创建一个管道。 **6.3 命名管道** - **命名管道**:具有名字的管道,可以在没有血缘关系的进程间进行通信。 - **创建与使用**:通过mkfifo()系统调用来创建。 **6.4 信号** - **信号类型**:如SIGINT、SIGTERM等。 - **信号处理**:通过信号处理器函数进行处理。 **6.5 系统调用ptrace()和进程跟踪** - **ptrace()**:允许一个进程跟踪另一个进程。 - **跟踪机制**:通过捕获信号来进行跟踪。 **6.6 报文传递** - **消息队列**:一组消息的集合,由消息队列标识符标识。 - **系统调用msgsnd()、msgrcv()**:用于发送和接收消息。 **6.7 共享内存** - **共享内存区域**:允许多个进程共享同一段内存。 - **系统调用shmget()、shmat()**:用于创建和附加共享内存区域。 **6.8 信号量** - **信号量类型**:计数信号量、二进制信号量等。 - **系统调用semget()、semop()**:用于创建和操作信号量集。 #### 七、基于socket的进程间通信 **7.1 系统调用socket()** - **socket()**:创建一个新的套接字。 - **套接字类型**:流式套接字(SOCK_STREAM)、数据报套接字(SOCK_DGRAM)等。 **7.2 函数sys_socket()——创建插口** - **功能描述**:实现socket()系统调用的功能。 - **参数解析**:指定协议族、套接字类型等。 **7.3 函数sys_bind()——指定插口地址** - **功能描述**:绑定一个地址到套接字上。 - **参数解析**:指定套接字和地址信息。 **7.4 函数sys_listen()——设定server插口** - **功能描述**:监听连接请求。 - **参数解析**:指定套接字和监听队列长度。 **7.5 函数sys_accept()——接受连接请求** - **功能描述**:接受一个连接请求,创建新的套接字。 - **参数解析**:指定服务器套接字。 **7.6 函数sys_connect()——请求连接** - **功能描述**:客户端主动发起连接请求。 - **参数解析**:指定服务器地址信息。 **7.7 报文的接收与发送** - **send()与recv()**: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 - **sendto()与recvfrom()**:用于无连接套接字的数据传输。 **7.8 插口的关闭** - **close()**:关闭一个套接字。 - **shutdown()**:关闭套接字的读端或写端。 **7.9 其他** - **setsockopt()与getsockopt()**:用于设置和获取套接字选项。 - **select()与poll()**:用于监控多个套接字的活动。 #### 八、设备驱动 **8.1 概述** - **设备驱动定义**:作为内核的一部分,用于控制硬件设备。 - **设备分类**:字符设备、块设备等。 **8.2 系统调用mknod()** - **功能描述**:创建一个设备文件。 - **参数解析**:指定设备文件名、主设备号、次设备号等。 **8.3 可安装模块** - **模块加载**:使用insmod或modprobe命令。 - **模块卸载**:使用rmmod命令。 **8.4 PCI总线** - **PCI总线特性**:即插即用、高带宽等。 - **设备识别**:通过配置空间读取设备信息。 **8.5 块设备的驱动** - **基本概念**:如硬盘、固态硬盘等。 - **驱动设计**:实现读写操作、缓存管理等。 **8.6 字符设备驱动概述** - **基本概念**:如终端、打印机等。 - **驱动设计**:实现输入输出操作。 **8.7 终端设备与汉字信息处理** - **终端设备**:提供用户交互界面。 - **汉字信息处理**:支持中文输入和显示。 **8.8 控制台的驱动** - **控制台定义**:默认的文本输入输出设备。 - **驱动设计**:实现文本显示、按键读取等功能。 **8.9 通用串行外部总线USB** - **USB特性**:热插拔、即插即用等。 - **设备驱动**:支持各种USB设备。 **8.10 系统调用select()以及异步输入/输出** - **select()**:监控多个文件描述符的可读写状态。 - **异步IO**:如aio_read()、aio_write()等。 **8.11 设备文件系统devfs** - **devfs特性**:自动管理设备文件。 - **文件系统结构**:以树状结构组织设备文件。 #### 九、多处理器SMP系统结构 **9.1 概述** - **SMP定义**: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对称多处理器系统。 - **SMP优势**:提高系统性能和资源利用率。 **9.2 SMP结构中的互斥问题** - **互斥机制**:如自旋锁、信号量等。 - **互斥问题解决**:通过合理的设计避免竞态条件。 **9.3 高速缓存与内存的一致性** - **一致性问题**:由于高速缓存的存在导致内存数据不一致。 - **解决方案**:如MESI协议等。 **9.4 SMP结构中的中断机制** - **中断分配**:合理分配中断到不同的CPU。 - **中断处理**:确保中断处理程序的正确执行。 **9.5 SMP结构中的进程调度** - **调度策略**:如轮转调度、基于负载均衡的调度等。 - **负载均衡**:均匀分布进程到各个CPU。 **9.6 SMP系统的引导** - **引导流程**:从单处理器模式切换到SMP模式。 - **引导阶段**:如BIOS初始化、内核加载等。 #### 十、系统引导和初始化 **10.1 系统引导过程概述** - **引导过程**:从硬件开机到操作系统完全启动的过程。 - **引导阶段**:如BIOS/UEFI初始化、内核加载等。 **10.2 系统初始化(第一阶段)** - **内核初始化**:加载内核并进行初步配置。 - **设备探测**:初始化硬件设备。 **10.3 系统初始化(第二阶段)** - **文件系统挂载**:挂载根文件系统。 - **系统服务启动**:如网络服务、守护进程等。 **10.4 系统初始化(第三阶段)** - **用户空间初始化**:执行init进程。 - **服务配置**:如启动脚本等。 **10.5 系统的关闭和重引导** - **系统关闭**:释放资源、停止服务等。 - **重引导**:重新启动系统。 以上内容概括了《LINUX内核情景分析》一书中所涵盖的主要知识点,从预备知识到系统引导和初始化,深入浅出地介绍了Linux内核的关键技术和原理,对于想要深入了解Linux内核工作的读者来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 粉丝: 23
- 资源: 5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全站数据爬取技术与实践:方法、代码与策略
- 微信自动抢红包APP.zip毕业设计参考学习资料
- 为 Wireshark 能使用纯真网络 IP 数据库(QQwry)而提供的格式转换工具.zip
- 音频格式转换工具.zip学习资料程序资源
- 自用固件,合并openwrt和immortalwrt编译AX6(刷机有风险).zip
- 最新GeoLite2-City.mmdb,GeoLite2-Country.mmdb打包下载
- 基于BootStrap + Springboot + FISCO-BCOS的二手物品交易市场系统.zip
- 使用Java语言编写的九格拼游戏,找寻下曾经小时候的记忆.zip
- gakataka课堂管理系统
- 一个简单ssh(spring springMVC hibernate)游戏网站,在网上找的html模板,没有自己写UI,重点放在java后端上.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