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档是关于福建省厦门市五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涵盖了多个物理知识点,主要涉及声学和光学领域。以下是相关知识点的详细说明:
1. **颗粒物PM2.5**: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μm)的颗粒物,因其粒径小,容易被吸入肺部,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2. **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是音调、音色和响度。选择题中的问题强调了音色,是区别不同声音的主要依据。
3. **参照物**:小红看到青山向后运动,说明她是以游轮为参照物,因为相对于游轮,青山的位置在变化。
4. **声音的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选项A错误;手在小提琴上按弦改变的是音调,选项B错误;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选项C错误;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通常大于在空气中的速度,选项D正确。
5. **声音的产生**:音叉放入水中能看到水花飞溅,这说明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目的是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以便观察。
6. **雷声持续不断**:雷声隆隆不绝于耳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多次反射,而不是光速快、闪电只有一次或多次打雷。
7. **光的反射**:题目中提到的情景未给出,但通常光的反射包括平面镜反射、球面镜反射等。
8. **银幕的粗糙表面**:电影院银幕表面粗糙是为了让光线发生漫反射,使得观众席各处都能看到清晰的影像。
9. **小孔成像**: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小孔会形成倒立的实像。
10. **噪声控制**:紧闭门窗是通过阻隔噪声传播来控制噪声;戴上耳塞可以降低听到的声音响度;蛙声和蝉鸣是各自生物体部分振动产生的声音。
11. **视觉错觉**:渔夫看到的鱼实际上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位置比实际鱼的位置高。
12.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所以10秒内通过40米,速度是4米/秒。
13. **音调与响度**:男低音的音调较低,响度较大;女高音的音调较高,响度较小。
14. **s-t与v-t图像**:s-t图像反映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v-t图像反映速度随时间变化。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无法直接给出对应的v-t图像。
15. **光的折射**:照片中的OB是树枝在水中的折射形成的像,OC是树枝在水中的实际部分。
16. **s-t图像分析**:甲乙两车的s-t图像表明,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经过6秒,两车相距20米;通过10米距离,甲车比乙车少用4秒。
17. **单位填充**:成年人步行速度单位一般为米/秒(m/s)或千米/小时(km/h),所以填入1.2 m/s或1.2 km/h较为合适;初中物理课本长度填入毫米(mm)更合适,即25.90 mm。
18. **光速**: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299,792,458米/秒,通常简化为3×10^8 m/s。
这些知识点涵盖物理的声学基础,如声音的传播、特征、噪声控制,以及光学的基本概念,如光的反射、折射、小孔成像等,还有运动学中的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图像分析。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对他们的物理学习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