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题目中的第1题涉及化学变化的概念。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物质的过程。例如,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这是一种化学变化,因为铜与水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新的化合物。
2.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第2题考察的是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区分。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等。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能变成水、二氧化碳等,这涉及到物质的化学反应,因此属于化学性质。
3. **空气中各成分比例**:第3题指出,氮气是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
4. **纯净物与混合物**:第4题涉及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定义。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而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例如,氮气、二氧化硫、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和铁都是纯净物。
5. **实验现象描述**:第5题测试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描述是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6. **测定氧气含量实验**:第6题讨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经典实验,即磷燃烧法。实验中应先夹紧乳胶管,避免空气逸出,且红磷用量适当,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7. **物质燃烧的现象**:第7题中,正确描述是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木炭燃烧不生成黑色固体,铁丝在纯氧中才能燃烧,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
8. **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第8题指出,物质的运动状态不是化学学科的研究范畴,而是物理学的研究内容。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
9. **催化剂的作用**:第9题提到,在过氧化氢分解实验中,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但本身质量不改变。
10. **实验仪器的使用**:第10题提到,在高锰酸钾制氧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烧杯和玻璃棒。
11. **基本反应类型**:第11题询问非分解反应和非化合反应的例子。题目中的化学方程式未给出,通常分解反应是一个物质变为两个或多个物质,化合反应是两个或多个物质变为一个物质。需要具体方程式才能判断。
12. **实验操作规范**:第12题考查实验操作,错误的操作是D,放置试管时应倾斜45度角,而不是垂直放置。
13. **实验室常用仪器及功能**:实验操作题中提到了试管夹、药匙、胶头滴管、酒精灯、蒸发皿和集气瓶等仪器及其用途。
14. **常见气体性质**:涉及气体的性质和用途,如氮气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且有毒,氧气能供呼吸,氖气是稀有气体,食品包装常充入氮气防止氧化。
15. **实验安全**: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底部加水是为了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高锰酸钾实验结束先移导管再熄灯是为了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16. **物质识别**:根据描述,A是氧气,B是硫,C是二氧化硫,D是二氧化碳,E是铁。
以上是针对题目内容解析的相关知识点,涵盖了化学变化、化学性质、空气组成、纯净物与混合物、实验操作、气体性质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