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档涉及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人体的泌尿系统和废物排泄方面,具体涵盖以下几个关键概念:
1. **血液成分变化**:血液经过肾脏时,主要经历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过程。选择题第一题提到,血液中的氧、尿酸、尿素在流经肾脏后会减少,而二氧化碳含量会增加,这是因为肾脏的肾小球滤过了这些代谢废物,并在肾小管中大部分被重吸收回血液,而二氧化碳则在肾小管中由血液扩散到尿液。
2. **血管与血液成分**:第二题指出肾静脉中的血液含尿素最少,因为血液在流经肾脏时,大部分尿素已经被过滤到尿液中。
3. **血管结构**:第三题提到了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它们是肾小球的组成部分,血液在这两者的转换过程中,营养物质和废物会发生交换。
4. **尿量异常**:第四题中提到尿量增加可能是肾小管出现问题,因为正常情况下,肾小管会重吸收大部分水,使得尿液浓缩。
5. **尿液形成与排出**:第五题解释了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但排出是间断的,原因在于膀胱的储尿功能。
6. **废物排泄途径**:第六题提到二氧化碳不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它主要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7. **血管中尿素浓度**:第七题指出肾静脉中的尿素浓度最低,因为肾脏已经过滤并处理了尿素。
8. **血液成分变化**:第八题提到从肾脏流出的血液二氧化碳含量增多,这是由于肾脏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
9. **蛋白尿与血尿**:第九题涉及到肾小球的滤过屏障,如果蛋白和血细胞出现在尿液中,可能表明肾小球通透性增加,即出现了肾小球病变。
10. **尿液成分**:第十题指出尿素、水和无机盐是血液、原尿和尿液共有的成分。
11. **原尿特性**:第十一题中,正常人原尿中不含有红细胞和蛋白质,这是肾小球滤过膜的选择性透过作用。
12. **尿液浓缩与稀释**:第十二题提到尿液的浓缩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关。
13. **排泄定义**:第十三题中,排便不属于排泄,它是消化系统处理废物的结果。
14. **肾单位**:第十四题指出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
15. **尿液形成**:第十五题指出尿液最终在肾小管形成。
16. **排尿意义**:第十六题的错误选项是维持体温恒定,虽然排尿可以帮助调节体温,但不是主要目的。
17. **无机盐补充**:在大量出汗后,应补充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无机盐。
18. **原尿与血液区别**:第十八题中,原尿与血液主要区别在于不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19. **肾脏病变**:根据尿液成分变化,患者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异常,可能肾脏的肾小球病变。
20. **尿酸排泄**:痛风患者的尿酸主要通过肾脏排出。
21. **人体系统代谢**:第二十一题的图示中,①可能是泌尿系统,负责排泄废物;②可能是消化系统,吸收营养;③可能是循环系统,运输养分和废物;④可能是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
22. **葡萄糖含量变化**:第二十二题的曲线图展示了葡萄糖在肾单位内的变化,可能与血糖调节和肾糖阈有关。
这些知识点覆盖了生物学中关于人体废物排泄、肾脏功能、血液循环以及相关疾病的教育内容,适用于七年级生物课程的学习。